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八仙演义> 第032章 沙僧的身世之谜(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2章 沙僧的身世之谜(2)(1 / 2)

 相信看了前面的对比之后,读者一定能够看出一些丝丝关联,但是还是有些云里雾里的,那好,下面我就为大家一一解释。

首先来说说卷帘大将的职位。小说家的想象,源自对世间生活的观察。宋代以来的科举制度,乡试、会试的考官,统称帘官。帘官又分内帘和外帘,《明史·选举志汇:“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帘官之“帘”,正取于门之帘。原来,贡院内有至公堂,堂后有门,主考、房官、内提调、内监试、内收掌等官员,在堂内保管、批阅试卷,并居住其间。考试前三日,这些官员由至公堂后小门进入,监临随即封此门,并以帘相隔。这帘成为一种界线。帘内的考官称为内帘官;帘外的考官,包括监临、外提调、外监试、外收掌、弥封、受卷、誊卷、对读等官员,称为外帘官。门闭帘隔,内帘、外帘,被分别限定了活动空间,各司其职,帘内帘外不得随意往来,内外公事要隔着门槛交洽。

根据作者吴承恩的浪漫畅想,南天门内,凌霄殿上,也有门帘窗帘需要卷起、放下。沙悟净作为玉皇大帝御前的卷帘将,往来护驾,出入随朝,其实是作为一个玉皇大帝与天庭众神仙之间联络的关键人物,同时更重要的是负责玉帝的安保问题。

以上的推断虽然没有大的问题,但是也有一点小小的逻辑矛盾,即玉皇大帝既然赋予了卷帘大将相当的权利,那就没有必要再给他那么大的名分了,一个‘御前带刀侍卫’便可以完全打发了,没有必要再另外赐封‘大将’的虚职了。不信的话且看展昭:

展昭,自幼习武,善轻功、会袖箭、剑法高超,武艺高强、性格谦和有礼、胸怀宽广,为人处事备受称道。耀武楼献艺时年纪在三十以内,展昭与包拯相识于包拯进京赶考的途中,在金龙寺凶僧手中救包拯,又在土龙岗退劫匪,天昌镇捉刺客,太师府刺杀暗害包公的刑吉,功绩累累。后经包拯举荐,被皇上御封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封号“御猫”,在开封府供职。

由此看出,不管是统治者多么欣赏一个人,要么给你权利,要么给你名分,或者是什么其他的代替品,但是不会全都给你,一方面是担心功高震主,危急自身,另一方面是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以便能为下次的提拔留下可以调动的空间。

自然这一点是有前提条件的,便是最高统治者在坐稳之后的,如果最高统治者在争取权利的过程中那可是下属要什么就给什么,能给下属什么就给什么,一切的赌注一次性全部押上,毫不保留,至于怎么再收回那是以后再说。而在《西游记》中,玉帝的位子那是稳如泰山,根本就没有潜在的竞争者,因此不符合这种情况。

即便是最高统治者在危急时刻,作为亲信的实权人物其实也还是与其保持一定距离的,决不是身边左右。比如在《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一回中:太宗正色强言道:“贤卿,寡人十九岁领兵,南征北伐,东挡西除,苦历数载,更不曾见半点邪崇,今日却反见鬼!”尉迟公道:“创立江山,杀人无数,何怕鬼乎?”太宗道:“卿是不信。朕这寝宫门外,入夜就抛砖弄瓦,鬼魅呼号,着然难处。白日犹可,昏夜难禁。”叔宝道:“陛下宽心,今晚臣与敬德把守宫门,看有甚么鬼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