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八仙演义> 第003章 唐僧身世之谜(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3章 唐僧身世之谜(2)(1 / 2)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混乱,甚至还有逻辑上的错误,要想解开这个迷,首先要和作者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理解。作者吴承恩所处的年代为明朝。明朝给人的感觉是压抑,据有人统计,如果让人有可以穿越的机会,大多数人希望穿越的年代为宋朝。因为宋朝的经济繁荣,民风开放,君臣的关系比较缓和,所以大家掂量来、掂量去。还是宋朝相对好。

与此对比鲜明的是明朝即不搞改革开放,实施了禁海政策,导致了后来所谓的‘倭寇’,而且还将大明的军民整齐划一,比如种地的居民,其子孙只能种地,当兵的子孙只能当兵,希望大明的江山如同铁桶一般,明太祖朱元璋甚至规定老百姓只能穿什么样的衣服,这所有的一切都被牢牢的用法律的制度给约束住了。

大的环境就是如此,那读书人的幻想就是做官,但是做官的俸禄在整个封建王朝里面是最低的,而且违法成本却又是如此之高,以至于读书人不喜欢当官。莫说是和昔日的唐宋相比,即便是和元朝相比也是不值一提,元朝读书人自嘲是八娼九儒十丐,也就是读书人的位子在娼妓之下,但是比乞丐还要好点,当然这是自嘲,元朝的经济繁荣,在外有一本《马可波罗行纪》大肆吹捧,在内元朝疆域辽阔,不用戍边,因此元朝的读书人大可以高枕无忧的唱唱歌,做做曲,元曲就是这么来的。

在如此的压抑之下,明朝的读书人是不可能写出豪迈的唐诗、委婉的宋词,就更不用说是诙谐、洒脱元曲了,因为朝廷已经规定了文章的格式:八股文。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后四部分是正式议论,中股是全篇重心,在这四段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文。文章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八股文最初是写议论文章的一种推荐格式,本身无好坏之分。但后来由于科举考试规定必须采用这个格式,就遭到了很多知识分子的反对。八股文就成了古代科举制度弊端的替罪羊。同时八股文的题目出自《论语》和《孟子》,新意不足,甚至有割裂原句拼凑出题目的现象。更有甚者,一次出题的题目只有标点,全为了难为大多数考生。

在如此的压抑之下,想要做官的还能硬着头皮写写八股文,而那些失意的考生则只能是另辟蹊径,寻找心灵的慰藉了。于是小说这种崭新的文学体裁应运而生。首先声明一点,本文并非是文学评论,而是一种猜测,作者本人可没有那么深的文学功底去写什么文学评论。

八股文虽然毒害了读书人,但是据说还是有很多写的不错的,在此不提。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据说是在先秦两汉时期便有雏形,唐朝时期,古代小说的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由此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唐代三大爱情传奇是此时期的标志性作品。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井文化的兴起,给小说创作带来深厚的土壤。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形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