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科幻灵异>国家人物志> 35.李振声: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5.李振声: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1 / 1)

 导读:李振声,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现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研究员,当选过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系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1956年,李振声为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毅然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从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奔赴陕西杨陵(现称杨凌),在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现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始小麦育种的研究,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

记得有一年,我国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这种被称为“小麦癌症”的流行性病害,具有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大的特点,不少小麦甚至绝收。当时,年仅25岁的李振声忧心忡忡,他决定从事小麦改良研究,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根据研究,李振声发现小麦条锈病病菌变异的速度非常快,平均5.5年就能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而小麦育种的速度却异常缓慢,8年才能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种。

在国际上,研究优良抗病的小麦已成为一个世界级的难题。知难而上的李振声,却不胆怯,他通过对牧草的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长穗偃麦草等具有非常好的抗病性。于是,他萌发了通过牧草与小麦杂交把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的想法。

这个想法,好比为小麦找一个牧草丈夫,因为是远缘,就像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没有生育能力,所以让小麦的后代获得草的抗病基因,难度非常大。经过20年的努力,在对远缘杂交进行研究和探索中,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克服了小麦远缘杂交不亲和、杂种后代不育、疯狂分离等困难,将偃麦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转移到小麦当中,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号、5号、6号、54号、81号等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其中仅小偃6号就累计推广1.5亿亩,增产粮食40亿公斤。小偃系统衍生良种7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大概在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了75亿公斤。

1985年至1987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下降,而人口却大幅增长。面对困难,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李振声带领中科院农业专家组通过3个月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亲自带领本院25个研究所400名科技人员投入冀、鲁、豫、皖4省的农业主战场,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大规模中低产田治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如果说李振声是中国粮食问题的一颗璀璨明珠,那么他的成果就是明珠上的光辉。80年代后,李振声发现国内土地的施肥量极具增长,但粮食产量却没有增加。这样不仅浪费资源,更使得化肥流失到江河湖泊中,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于是,李振声开始了新的研究。他先在北京市昌平建立了一个育种基地。基地刚建起来时,没有食堂、没有卫生间、没有围墙,连路都不通。李振声就带个饭盒,在田里一呆就是一天。为了找到能够高效吸收利用土壤中磷的小麦种质资源,他耐心地对种在花盆中的数千份种质进行筛选。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振声最后发现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的小麦种质资源,并以其生理机制与遗传为基础,培育出小麦新品种——小偃54,该品种能高效吸收土壤中的磷,后被列入农业部跨越计划,在河南、陕西等省累计推广700万亩。随后,李振声又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优质和高产之间的矛盾。这项成果不仅节约了国家资源,还减少了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为国家贡献力量是李振声一生最荣耀的事。他先后获得多种国家级大奖。如198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项对于李振声只是成绩的肯定,谦虚低调的他最开心的事,则是到田间地头去看小麦,去让农民给自己打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