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逆流1989> 第二百一十六章 成了名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六章 成了名人(1 / 2)

 江华的百楼计划,涉及的资金太庞大了,完全超出了李秋实能够做主的范围。

如果是几十万的捐款,她可以作为代表,接受捐赠,给江华颁发荣誉,但累计资金超过五千万,她必须要上报青金会那边。

希望工程刚成立,就有人要给山区孩子,捐赠一百栋教学楼,这事儿直接轰动了京城。

青金会那边不敢怠慢,重新派了一个规格更高的团队过来,与江华洽谈细节,连央视都被惊动了,派了记者过来做专访。

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江华站在镜头前,佩佩而谈。

“我是一个父亲,能感受到孩子想读书的那种渴望,有句话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对于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读书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我没办法帮到所有贫困读不起书的孩子,但我想尽我的能力,多帮一些孩子,每多盖一栋教学楼,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就多一份改变命运的机会,能够花钱,给孩子不一样的人生,我为什么不去做呢?”

摄像机正对着江华,把他刚才的讲话,全都录制了下来。

“江先生,我很好奇,您捐整的第一栋教学楼,会选在哪里?”

美女记者举着话筒问。

“我听说希望工程成立的初衷,是因为收到了山区孩子的一封求助信,我也收到过一封求助信,是西泉村一位小女孩给我寄的。”

江华面带微笑地说。

他当然没收到过求助信,这不过是他的托词。

他选择西泉村的原因,是为了报恩,前世女儿之所以能被打拐办解救,是因为一位乡村女教师,冒着被村民打断腿的危险,连夜跑了二十多里山路,跑去镇上的派出所举报。

这位女教师叫张兰心,出身西泉村,那是石流县有名的贫困村。

她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在读完师范后,拒绝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的希望小学,当了一名山村教师。

江华女儿当初被拐卖的村子,就是西泉村,这里不仅有他女儿的恩人,也有他的仇人。

对于买了女儿当童养媳,并且打断她一条腿的人,江华可没忘,恩要报,仇也要报。

“因为一封求助信,江先生就起心,决定捐赠一百栋教学楼,您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美女记者满眼佩服。

“我只是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百栋教学楼,并不是我慈善事业的终点,后续我还会建更多的教学楼,给更多的孩子,走出山村的机会。”

江华站在摄像机前,表现的非常谦逊。

“江先生,谢谢您的配合,我也代表山区的孩子们,感谢您的爱心。”

女记者做完采访后,满脸敬佩地与江华握手道别。

这条专访,很快就在央视播出,于是全国都知道了江华,知道了他的面达人方便面。

江华的本意,只是给自己塑金身,没想到间接帮面达人打了一波广告,他的方便面,瞬间火爆全国,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厂子的产能跟不上了。

“江总,咱们必须开分厂,要趁着这个机会,彻底把統一和康帅傅打垮。”

樊梨花打电话过来说。

“这事儿我会和包总商量的,你和秦芹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厂子管好,别在这个节骨眼,出现岔子。”

江华拿着大哥大叮嘱。

“江总,说起来还真有件奇怪的事儿,之前省里的食品卫生监督局,打电话过来,说要搞抽查,结果隔了一天,又打电话过来,说行程有变动,不过来了。”

樊梨花在电话里汇报。

“这事儿你别管,做好自己手里的事就行。”

江华对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心知肚明。

说起来,还要感谢央视那条专访播放的及时,否则小鞋就穿上了。

打完电话后,他找到包玉倩,商量开设分厂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