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玄幻魔法>一把二胡闯天涯> 第三百六十章 论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章 论竹(2 / 2)

卫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云》

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鱼竿。

《初返扬州画竹第一幅》

二十年前载酒饼,

春风倚醉竹西亭,

而今再种扬州竹,

依旧淮南一片青。

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清代学者像传》他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他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少年时,屋旁有一片竹,他于是在窗上糊上白纸,白天的日光和夜晚的月色将竹影投射到窗纸上,他觉得零乱的竹影就是天然图画。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在《题画竹》中,他总结自己的画竹之法: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

他的《墨竹图》,嫩竹老竹,泼墨有香有淡,11枝竹,新、老、前、后,层次清楚,既互相交叉,又各自独立,极富立体感,是一幅优秀的作品。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