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乱世铁枪行> 第125章 金銮殿上,正大光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金銮殿上,正大光明(1 / 2)

 估计谁也没想到秦王李沧会以这么强硬的方式回击昨晚的刺杀行动,他甚至都没经过朝堂讨论便直接命令谢仲元率领六千兵马直扑公安郡。

但李沧这绝不是专断独行,他是要给永安城百姓一个交代,给帝国百姓吃一颗安心丸,更是向外界宣告一件事情:大唐绝不会轻易屈服,犯我大唐者,你要先估量下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

李沧也绝不是一时冲动做出这个决定的,昨天夜里他把莫本元万江林这些老将军全都召进宫中,这是众人商量之后的一致决定。有了这些老将军的支持,所以他才有这么大的底气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这个时刻,绝不能表现出一丝的软弱或是退缩,若是在此事上开了先例,恐怕太湖水寇翠云山贼也会有样学样,那么以后行事便会处处受人掣肘,更别说一统九州了。

东吴的孙宇若是知道自己此举会引来这么大的仇恨,估计要悔恨终身了。

不过无论如何,他都撑不过今年的春天,也就是多活几天早死几天的事情了,所以想想,好像也没什么差异。

只是李沧这么做,就等着孙宇这伙人的反扑了,毕竟狗急跳墙的事情,从来没有少发生过。

昨晚城内一阵混乱,今日朝堂议会却似乎并没有受此影响,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准时上朝。当然,还是有几人缺席了,一人是昨晚被刺成重伤,还有两人当场身亡。

对于秦王仓促发兵之事,大臣们对此也是分成了好几派,有支持的,有反对的,当然更多的还是沉默不语。

但反对的其实也分为两种,一是觉得秦王此举太过唐突,后果不堪设想;另一种则是认为秦王“先斩后奏”的做法太不把小皇帝和满朝大臣放在眼里了。

前者是反对秦王行事方法,后者则是不满秦王的处事方式,所以两者是有很大的差别。

吏部尚书刘毅,就属于第一种反对之人,他跨出队列,拱手道:“秦王,老臣以为此举大大不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虽然老臣不懂兵法,但这个道理却还是懂的。六千人马进攻公安郡,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公安郡附近根本就没有一个足够大的粮仓足以供应,而且过冬粮食消耗殆尽,估计百姓家里也没什么余粮,那么请问,大军的粮草怎么办?没有粮草,总不能让大军空着肚子冲锋陷阵吧?”

秦王点点头,他并没有直接回答刘毅的问题,而是转而问道:“于尚书,刘尚书此问,你可有什么解决方案?”

于尚书,自然便是户部尚书于良,于良余粮,光听这个名字便知道此人十分适合户部尚书这个职位。

于良走出队列,朗声道:“回禀秦王,剿匪平乱,户部自然要全力以赴,粮草问题,臣以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公安郡附近大户人家极多,以朝廷名义向他们购买粮食,给他们留下足够吃的即可;第二,从附近其他州郡征调粮食过去,这样可以源源不断确保粮草供应。”

秦王道:“粮草一事就交由于尚书处理了。剿匪除寇,利国利民,我大唐臣民自当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购买粮食之时不可强取豪夺,但如果这些大户胆敢屯粮提价,定当严惩。”

“是!”于良说完,缓缓退回队列之中。

刘毅张了张口,还想说些什么,却突然什么也说不出来。

秦王瞧了刘毅一眼,继续点名道:“贺尚书,陈尚书。”

“臣在!”工部尚书贺兆平和兵部尚书陈俊东应了一声,齐齐走出队列。

“磨刀不误砍柴工,此次事发突然,要请贺尚书多多配合兵部行动,刀枪弓箭,攻城器械,务必要给足给精。”

贺兆平赶紧回道:“工部上下定当全力以赴,配合讨逆大军行动。”

秦王点点头,环视了一眼大殿上的众位大臣,因为众人都是低着头的,所以看不清他们脸上的神情,但他能似乎感觉到众人心里所想。

他豪气地说道:“此乃是今年第一战,务必开个好彩头,所以请众位齐心合作,到时我在乾宁宫摆席宴请诸位。”

乾宁宫,听到这三字,那些老资格的大臣心中不由得荡起一阵涟漪,甚至脸上也似乎焕发出光彩来,当年太祖皇帝在世之时,他们可没少去乾宁宫喝酒,想想那时的场景,都让人十分兴奋。

那些不满李沧处事方式的大臣,一来处于弱势,二来他们还真没什么实力敢跟兴头上的秦王对着干,当下全都噤声了,有话也得乖乖地吞回肚子。

李沧又开口道:“第二件事,昨晚派出御林军之后,城内秩序好了很多,但我们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只是御林军一撤,孙宇这伙反贼肯定会有所反扑的,我们要如何应付?”

此问一出,众人虽然没有说话,没有动作,但其实每个人都把目标转向了刑部尚书柳通远。

估计是面对犯人的时间太多了,柳通远总是一脸的严肃,无论朝上朝下皆是如此,他大步跨出队列,缓缓道:“秦王,刑部有能力在两日内把这些潜伏在永安城的杀手一网打尽,只是……”

李沧道:“柳尚书有话不凡直说,只要合乎情理,本王一定支持。”

柳通远十分干脆地回道:“我要一千御林军随时待命,听我调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