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回乡小农民> 第二百一十四章柳絮随风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四章柳絮随风舞(2 / 2)

干妈买东西一般只在本地买一些不是太贵重的东西,用她的说法,咱们这里是小地方。种类不全,有些东西想买都买不着,另一方面即使有那也是好坏难辨,所以还不如在大城市的专卖店买,吃着放心。

王勇也慢慢接受了干妈的这种说法。话说你要是在这么个小县城想买到好鲍鱼,好的石斑鱼,燕窝之类,那还真有点不可信。

倒是带鱼,海参这类本地就又出产的东西没有这些讲究。而且在本地买不仅新鲜还要比其他地方便宜不少。就说带鱼,在本地就要比京城一斤能便宜一块多。这里离着京城才多远呐?要是往西北内陆去,那差价得相差多少啊?

将一堆东西放到车里,王勇返身又回了市场,不过没多久就出来了。这次手里拎着两个袋子。里面装的是藕和山药。干妈特别喜欢吃这两样食材,连带着现在二奶,大妈和大伯也喜欢上了这口。所以每次出来买东西的时候,只要看到了,王勇总会买上一些回去。

来到市场外面的时候,天空竟然暗了下来,似乎时间一下子加速,到了黄昏时刻。呼啸的狂风虽然还在不停地怒吼着,但相比来时已经明显的弱了不少。

“阴天了?天气预报没说今天下雨呀?”

“就是,我昨天特意看了天气预报的,说今天是多云间阴啊!有四到五级风。”

“这年头还有信天气预报的啊?十次有五次准那就是牛大发了!”

“下吧,正好下完了就能种棒子(玉米)了!”

王勇一边想自己的车走过去,一边听着大家七嘴八舌地吐槽天气预报。相对于这些不得不看这些总是预报不准的天气预报的人们,王勇要幸福得多。就比如现在,神念一放,发现天空中云层越来越厚,越来越低,里面凝聚的水珠越来越大的时候,王勇就知道这场雨小不了,而且估计下的时间短不了。不过这场雨要下来,还没有这么快,最快也要到黄昏。

心里有底了,就没必要像其他人那么急匆匆地赶时间了。因此在一片行色匆匆的人群中,王勇众人皆醉我独醒,特立独行地慢慢地踱着步子,在旁人诧异地注目礼中来到车旁,打开车门,将手里的山药和藕扔到车里,这才钻进车里发动车子,准备回家。

等到了县汽车站附近,王勇在工行门前的便道上发现了一个卖古玩的摊子。这个摊子已经存在很久了。每次从这里过,都可以看到摊子上摆满的老瓷器,铜器,字画,钱币,相片,宣传画之类的。

以往王勇对这些东西根本就不了解,也没有那个闲钱买这些东西。所以虽然经常看到,也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从未停留过。不过今天王勇再次看到这个摊子的时候,忽然就心血来潮的把车靠了过去。

因为工行门口有个不大的停车场,王勇就将车径直开到了那里,停好车熄了火,下车关好门就直奔那个摊子。

来到摊前,一眼就看到了一堆的建国初期的照片,宣传画。有十大元帅的合影宣传画,有主席和林元帅登楼远眺,指点江山的图画,而在王勇的神识下,这两张画竟然还有夹层,更令他惊喜的是夹层里的东西——邮票,确切的说是龙票,华夏最早的一枚公开发行的邮票。

“老板,你这瓷枕怎什么价?”

“哎呦!您可来着了!我这可是好东西,正宗的宋代汝窑真品,”

“停,停,也别跟我讲故事了。还宋代汝窑?要真是宋代汝窑的真品,你就这样摆这?早就找拍卖行拍卖去了?还有这么费劲巴拉的在这里摆摊吗?不就一现代仿品吗,当我是冤大头啊!”

“啊!看来您也是行内人?您这就不对了?您这不是砸我饭碗吗?“

“行了,别墨迹了,我正想买一瓷枕,你这玩意多少钱吧?你说个数,合适我就收下了。”

“您说得是真的?真有心要?”

“你这不废话吗?不要我来这干嘛?跟你逗闷子啊?”

“好,我就给你个痛快价,一千块怎么样?”

“行,我要了。”

说完,王勇掏出钱包点了一千块递给摊主,顺手就把瓷枕抱了起来,准备回车里。

“哎!您不再看看,我这里可有真正的好东西!”

王勇听到声音停住了脚步,心说就等你这句话呢!

ps:

第二章送到,再次感谢wanghui1985的两张月票打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