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无双大明> 壹七零 有心栽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壹七零 有心栽培(2 / 2)

正德点点头,本想问问百官还有什么事,一听李东阳提起内阁中书舍人,忽然想起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好象是刚刚回京的何景明,便道:“李阁老,这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可是何景明?”

李东阳俯首道:“正是”

正德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朕听闻何景明尚节义,鄙荣利,在文人中地位崇高,与李梦阳并有“国士风”之称,让他在内阁任个中书舍人是否太委屈他了”

李东阳其实本来也打算提拔一下这几位门生,一听正德这么说,便顺水推舟道:“皇上有心栽培景明,这也是他的福气”

正德哈哈笑道:“李阁老也学会恭维朕了,看来定是被月轩影响了”

李东阳微微一愣,看了一眼一旁神色悠悠的李月轩,只笑不语。

正德想了想,道:“既然说起了何景明,朕看刚回京的李梦阳和王守仁也一起拿出来说说吧,朕听闻这几人都是有大学问的人,他们现在官职都不高,想来定是觉得大材小用了”说着,正德向曹元看去,道:“曹尚书,你看怎么安置他们三人”

曹元出列,沉吟了片刻,说:“陛下,朝廷提拔官员必须要先放到地方上历练一番,一般为期三年,考核其政绩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迁任回京”

正德“嗯”了一声:“那就按规矩来办吧,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

曹元俯首道:“臣遵旨”

曹元正要退下,李东阳忽然上前道:“陛下,臣有话说”

正德不解的看了他一眼,道:“李阁老有何话说?”

李东阳拱手道:“陛下,景明、梦阳两人都是刚直不阿之人,而且长年醉心诗文,不善于官场交际,若是让他们到地方上出任一县知县,或者一地知府,以他们的个性恐怕反而会好心办坏事,臣以为陛下应适才而用,至于王守仁,文武双全,心思机敏,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从文从武倒都可以”

李东阳对李梦阳和何景明了解颇深,若是让这两人去主地方行政,以他们的性格指不定会闹出点什么事来,还是先让他们先适应一下官场再说吧,毕竟地方上不比京城太平,一些京中权贵暗中势力都牵扯其中。至于王守仁,倒是好安排,正如刚才李东阳那话,都是平心而论,倒不是故意说给殿中王华听的。

不过王华听到李阁老这般看重自己儿子,心里还是不由大大的开心。

正德想了想也觉得的确是这么回事,记得皇还在父时,李梦阳刚入仕就监税三关,结果得罪了不少人,被迫害下狱,后来又上书弹劾舅舅寿宁候又吃了不少牢饭,按他那性子若是掌控一地行政,实在是不敢想象会闹出点什么事来。至于何景明论刚直,更是过之而无不及了。说起来倒只有王华那个儿子比较圆滑一点。从小就听说他希奇古怪的事一大堆,每次都听得自己捧腹大笑。

正德看向曹元道:“曹尚书,就按李阁老说的办吧,你去找几个合适的官职,然后送与李阁老过目后再决定”

曹元又道了声是,这才退回了列中。

正德微微舒了口气,见李月轩站在那,脸上平静如水,不喜不怒,不由想起自己还未嘉奖这位功臣呢,便向李月轩问了问霸州之事,李月轩把霸州之事一一道来,然后又规矩的退回拉列中。

百官听到霸州粮食被盗之事竟然是知府同知赵景隆从中作祟,一时都气愤不已,最气的还是杨廷和,毕竟当初他还当众夸奖过这个人。李月轩把话说完,义愤填膺的声音此起彼伏,刚开始只骂赵景隆斯文败类,后来越来越不堪,又骂到杨虎一伙,百官回想起刚刚王琼读的那封战报,顿觉大快人心,言语间已经觉得连那些被屠戮的家属也活该了。

正德见李月轩说完,百官都称赞他,他却没有半点喜色,也猜不透在想什么,不过这回霸州之事若论首功也该是他,如果不是他故意让出一分功劳给兵部的话,这次平叛大功还真不知道怎么封了。

还能怎么封,朕把两个妹妹都送给他了,这小子还好意思向自己姐夫要封赏?正所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嘛。正德心里嘿嘿一笑,道:“月轩,霸州之事已了,你也辛苦了,朕给你放个长假,你就好好在家里多陪陪李阁老和几位嫂子吧”

李月轩近半年来都一直四处奔波,没怎么休息过,也的确是累了,便谢过恩。

曹元、王琼、王华几人见李太师功劳不小,正德却只给他放了长假,连点奖赏都没有,都愣愣的不知皇帝打着什么算盘。张彩看了一眼李月轩,眼珠一转,恍然明白了其中的微妙之处,不由露出个了然的笑容。

杨廷和自认这些花花心思比不过张彩,一见他那嘴角泛笑,就晓得这老小子定是知道了其中原由,忙凑过去问道:“尚质,陛下此举是何意?”

张彩老脸一笑,故作神秘道:“看来过不了多久,咱们就要喝喜酒了”

杨廷和愣了愣,旋即也恍然大悟般露出了了然的神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