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无双大明> 八十八章 多事之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八十八章 多事之秋(2 / 2)

听着这位御医老大夫话中李月轩回过神来,心道人没了记忆可不就是失魂了吗,哎,这古人啊,什么都和魂啊鬼啊的扯在一起。心里想了想,他觉得留着人家在这也没什么帮助,便含笑将人家送出了家门。

黛红玉被人家老大夫又是号脉又是看眼睛的,倒也配合的很,此刻见着大夫走了,忙笑嘻嘻的跑到黛月儿身旁,道:“姐姐,小玉又没病,哥哥为什么要请人来给我看病呀”

黛月儿脸上一阵苦笑。此刻倒显得如个母亲似的,拉着和她个头相当的黛红玉的手,笑道:“没什么,你要相信哥哥就对了”

黛红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随即又笑嘻嘻的抚摸起黛月儿的小腹来了,现在就是连“小红玉”都知道了,自己这个大姐姐怀了宝宝呢。

黛红玉的病情李月轩这个不是医生的人到是比现下的大夫们更了解,所以也也没再请大夫来给她看病,这些天,李月轩要忙的事也是很多,内厂衙门那边经过半个来月的建设,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据许泰的推算,在十一月中旬就能建好。

江南方面,严嵩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他已经说服了三十多名当地的巨商出资入股,目前集资已有千万之巨,李月轩高兴之余,暗暗庆幸自己能遇到严嵩这么一个精明能干的人才,他忙上表为其请功,正德也是高兴不已,立即就封了一个奉政大夫的正五品散阶,然后又是谕领嘉奖。

而上次李东阳给徐经写信让他带红薯土豆等物来京的事,如今也已经有了着落,徐经已经亲自带着红薯五百斤、土豆三百斤,从江阴北上,估计十一月中旬能抵达京城,这些消息让李月轩兴奋不已,做起事来也是更有动力了,经常进宫和正德商谈到晚上才回到家,几天下来,人都瘦了不少,直把几位妻子心疼得每天做着丰盛的食物犒劳相公。

民政方面事事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的,而当初朝廷决议让江南卫所兵北调也已经开始了,经过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商议,决定调三卫兵马北上,其中一卫就是今年七月在海宁大败倭寇的浙江都司毕春的,另外两卫分别从福建和江苏北调。

按明朝一卫五千六百人的数额,三卫兵马一万六千八百人,兵部将江南北上的这三卫分布于大同、宣府及宁夏,其中毕春的浙江卫所安置在大同,福建都司在宣府、而江苏都司则去宁夏。按事先指定好的路线,三卫兵马先从水路北上,与天津卫上岸,再改陆路北上,如此将省去不好路程和消耗,而托运的船只几乎全是那些巨商们提供,为了响应朝廷开海禁的号召,来年为自己谋个好差事,他们这次可都是免费帮着运送兵丁,倒省了朝廷不少银两。

军队北上,兵部也开始调集边关守军驻防了,但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元一边部署兵力,一边三天两头找户部尚书杨廷和要粮要饷。平日杨廷和十足一个守财奴,可是真遇到这关乎国家的大事却是出手阔绰呢,一次性就给了曹元两个月的粮饷,直把正德气个半死,心想,上次朕让你出钱建内厂,你说没钱,现在人家兵部找你要粮饷,你就大方了,分明就是针对朕嘛。

早朝上,正德冷嘲热讽的有意无意提及此事,杨廷和哪听不出来,又把那些古贤治国之道搬出来给正德上了堂政治课,直让正德苦闷不已,心里直嘀咕,朝廷以前有个李阁老喜欢唠叨,现在李阁老不唠叨了,没想到他学生又开始了。

杨廷和倒不是自己真阔绰,那些给兵部的两个月的粮饷几乎掏空了户部的家底子,现在留下来的米粮也就够过年吃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杨廷和不把那些灾民放在眼里了,而是他听了李月轩的建议搞起了一个什么慈善捐款,鼓励煽动那些巨商们捐钱捐物,凡是捐钱数达十万两之数,户部将颁发户部的奖状一副,而捐到二十万两,就能得内阁的奖状,三十万两可就厉害了,就是正德亲自送上“忧国忧民”的金字大扁了,那可真是光耀门楣啊。

这些巨商们,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不高,说白了,人前连个穷秀才都不如,现在见着用钱可以换到皇帝亲自颁发的扁额,哪还不愿意的,这绝对的光祖耀宗的事啊。

结果七八天下来,户部筹集的银两高达八百多万两,比起一年税手还多了两倍不止,粮食也足足筹集到了一年入库的限额,直把杨廷和高兴的天天上折子为李月轩请功。

百官前,大家一说起这个年怎么过时,杨大学士总是一脸轻松,道:“过年嘛,就是要热闹,大家要是自个过没意思,就来我家吧,跟着我有肉吃啊,哈哈哈哈~”(玩笑,呵)

户部的事因为李月轩那个现代用烂了的办法而筹集到了足够的过冬物资,也积极准备着,吏部的外省官员考核也进入了收尾阶段了,这次外省官员连任人数之多可谓是历年之最,迁任的不多,但罢职的没有,究其原因,还不是孔方兄的功劳。

现在官员一到京要做的第一件事必定是去拜访刘谨,那钱财啊就像流水一样流进了刘谨的口袋,刘谨这人倒也耿直,拿了人家的钱,倒还真办事,只消对张彩说一声,哪个哪个治下清平,张尚书多关照一下,那人就肯定无事了。

张彩现在名义上可是刘谨一边的,所以他样子也做的十足,刘谨说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绝无违背,但哪些官员**哪些清廉他自己却是心里有数的,只等刘谨一倒,他就要秋后算帐了。

外省官员考核,弄的京城的酒楼生意好了不少,这些官员间很多不是同年进士就是同年入朝的,拉拉关系,吃吃饭那是免不了的了,就是赵勇贞也常拉着秦淮玉去下馆子,两个老兄弟常常是喝的二麻二麻的被扶回来,让秦月儿和赵嫣儿哭笑不得。

朝廷的事,进行的顺利,李月轩可不敢大意,要说现在只不过是在准备阶段,年关一到,北边鞑子扣关,数万灾民过冬都是马虎不得的大事,而且李月轩马上又要试种红薯、土豆、玉米等物也是面临着百姓和朝廷的置疑,这些事一个不慎就可能胎死腹中了。

只是,还没等他消停两日,刘谨又上折子了,第二日,满朝震动。

P:本书上传日子也不少了,虽然成绩不好,不过黑夜还是会坚持会将其写完的,十分感谢一直以来关注本书的朋友们,你们的让黑夜坚持了下来,即便这书最终不能签约,也会是完本,请大家放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