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天工> 第一二三回 火器部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二三回 火器部队(2 / 2)

“有!”纨绔们齐声大吼,在拓展训练中,他们已经习惯这样地模式。

李彦和王国兴等人在俱乐部组织了一个赞画室,对火器营的编制、训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大致规划。

三千人的火器营,将组建左掖、右掖两队火铳兵,以及左哨和右哨两支炮兵。

与骆养性的第四营不同,二营的火铳兵每人都将配备一匹马,这些马差不多都是纨绔们从家里弄出来的,骆养性再厉害,也无法弄到几千匹马,但是分到众纨绔身上,每人搞个十几匹,再从朝廷那里要一点,两三千匹马很快就到位了。虽然有足够的马匹,李彦还是说服王国兴等人放弃组建骑兵的想法,一则骑兵地训练要求很高,就算练得再好,也未必及得上马背上长大地建奴骑兵,与建奴拼骑兵,是最不智的想法,因为大明根本无法动员起数量对等地精锐骑兵。

大明的优势在于步兵,在于火器,而马匹可以提高步兵的机动能力,可以组建一支机动能力很强的骑马步兵,弥补与建奴在机动方面的差距。

二营也拥有足够的马匹牵引火炮,与徐光启强调火炮守城的作用不同,李彦希望炮兵在野战中发挥作用。

步兵和骑兵作战,由于速度差距,步兵无法主动进攻骑兵,除非骑兵处于防守要地的处境,才会给步兵阵地进攻的机会。

在阵地战中,只要火炮能够跟上步兵阵列,就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李彦不会忽视这一点。

在李彦看来,军器局现在能造的火炮中,轻型火炮更像是大一些的火铳,就算是有些大型的火炮,炮管也就是二尺,到三四尺,射程既不是太远,射速也相当缓慢。

军器局的火炮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大将军炮,全长四尺五寸,膛长四尺,口径三到四寸,重一千斤,能发射七斤重的铅弹。

在建奴军中并没有远程大炮的情况下,李彦不觉得这种沉重而不便移动的大将军炮有何作用,反而是其缩小版的虎蹲炮,炮长二尺,重五十斤,可以发射散弹,近距离杀伤密集之敌,显得更为适用。

随着新型钻床逐渐投入使用,军器局每天能制造五十根左右的铳管,火铳的制造压力大为减轻,李彦也可以抽调一些人手,展开火炮的试制。

李彦向工匠们提出要求,他需要的火炮,是重量要轻、炮管要长、射速要快的骑兵炮,而不是攻城炮。

虽然之前并没有关注火炮,不过军器局一直有制造火炮,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可以大大缩短新式火炮的研制周期。

火炮制造工艺的核心为炮管铸造,通常使用泥型铸造,土模难于制作、耗时长、耗工多,也不能反复使用。

比较几种常见的铸造方法,也只有铁型铸造似乎好一些,不过擅长泥型铸造的徐洪对于是用铁型铸造火炮这样的大家伙,并没有多少把握。

李彦则鼓励徐洪与军器局的火炮专家一同尝试,失败不要紧,只要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

除了火炮本身铸造工艺的改进,李彦对现有的炮车也很不满意,这些手推车或马拉大车,在灵活性、牢固程度,以及速度方面都差强人意。

明军的炮车通常只是运载火炮,作战时需要将火炮从炮车卸下,然后固定,才能装药射击,只有少数种类的火炮可以在车上直接射击。

同时炮车还可以结成车阵,以阻挡骑兵的冲击,不过李彦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炮车首要的功能还是机动。

华夏机器厂一直是李彦重点发展的项目,虽然开发出木工车床、榨油机、纺纱车、织布机、风力水车,以及三轮脚踏车,不过做得最多的还是马车。

凭借精密的制造管理和工艺,机器厂制造的马车性能一流,做工精细,在京城广受欢迎,已经成为机器厂的重要业务之一。

李彦将炮车的设计重任交给机器厂,要他们制造出一种适合运载火炮、坚固耐用而又灵活的炮车。

在华夏作坊的体系中,擅于总结,敢于创新,精于制造,这样的要求已逐渐深入人心,所以不管是擅长锻铸的徐洪,还是擅长机械构造的刘铁锁,都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找到用武之地。

都说军工是技术进步的催化剂,李彦如今也开始享受到这方面的好处。<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