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呵呵地看着曹青狼吞虎咽,坐在桌边的庄老师点起支烟来。随手翻起了曹青刚才一直在瞧的那些原画。
这些是前几天刚做出来的原画,曹青写剧本的特色和上美影的习惯有些不同,他的剧本非常别具一格,说是剧本倒不如和连环画相类似。也就是说在曹青的剧本在完成之时,里面地人物形象和特色就已经有了稚型,根据这样的剧本再做编辑、人物设计等等,工作强度当然减少许多。
这倒不是曹青故意在显摆自己画功,前世90后出生的他深受日本动漫的影响,从小到大几乎是看着日本的漫画和动画长大的。日本动漫发展是在本世纪八十年代起进入高速发展期的,原先日本的动画片从剧本到制作的路子也和中国差不多,但到了八十年代时候,日本动画经过长期摸索、蜕变逐渐闯出了一条新地思路,那就是将动画和漫画相结合,从而造就了后来日本动漫的新时代。
九十年代后期,日本动漫界的这种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一部动画往往首先会出漫画,然后再根据漫画市场的反应决定是否出续本,接着再以漫画作为蓝本来制作动画,同时又带动了大量相关产业,也就是俗称的动漫产业。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制作上不仅挖掘了商业潜力,避免作品定位导致的市场失败,还减少了在动画制作上的原有环节。更因为漫画和动画地相互完美结合,从而推动了日本漫画界和动画界地相关联发展和紧密联系,形成了整个商业链,这也是中国动画界所一直没有做到地一步。
曹青这样写剧本地用意也正是考虑到了这点。虽然中国的漫画出版还非常不健全,如今外面的连环画只不过是在电影、动画放映后或者传统故事中的另行插图创作,这样首尾倒置,耗费巨大,还会产生重复性地浪费。在商业潜力上根本起不到最合适的效果,也对动画片发展没有太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中国的动画人,漫画家们更没有把动画、漫画相结合的思路产生,就连大海那边的日本同行现在也才刚刚开始尝试,但曹青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先影响身边的这些人,也就是中国动画的摇篮——上美影地这些老师们。只要这些老师能发现这样做剧本的好处,而且能够逐渐受他的影响也写出、画出相同地剧本来,就能为将来的可能打好基础。
庄老师随手翻看着这些原画。以他多年专业的美术角度观察,这些原画做的非常不错。在经过《雪孩子》的成功后,上美影上下渐渐认可了特伟所提出的精制思路。除了有些富有童趣、或者写意特色、抽象艺术性强的动画、木偶片等等。在传统的动画制作上,精工细作所出来的画面效果当然不同,虽然在制作中投入大了些,周期也长了点,但那一个动画人不愿意自己所辛苦制作出来地动画片是一部能让人百看不厌的经典呢?
可是,庄老师翻看了一会儿又觉得奇怪,因为这些精美的原画已经超出了原来上美影以前制作要求,为什么曹青还一直盯着它们瞧上半天呢?难道对这样的画面他还不够满意么?忍不住向埋头扒饭的曹青瞧了一眼,庄老师微微皱起眉头。要知道凭现在上美影的设备条件和经济能力,就算搞出再好的原画也没有太大效果了,除非能够全部把塑料纸给换成赛璐璐,要不然拍摄画面放映效果也不会有多少差异。
“曹青,你刚才在琢磨什么呢?这些原画有什么问题么?”忍不住心里的疑惑,庄老师抬头问道。
“庄……呃!”吃得太急,曹青刚想回答一口饭在喉咙里噎住了,连忙抓了杯凉水咕咕地灌下去,这才解救了自己。
“不急不急。先吃,慢慢吃,等吃完再说。”庄老师被他吓了一跳,还没等他站起来帮忙曹青已经就着水把饭团咽了下去,这才放了心。
“呵呵……。”曹青冲着庄老师不好意思地笑笑,连忙三口并两口把剩下的饭扒完,抬手抹了抹嘴。
“终于吃完了,真是舒服啊!”摸摸凸起地小肚子,曹青暇逸地感叹一声。这副样子看得对面的庄老师是扑哧一笑。
“对了庄老师。您刚才问我什么?”
“哦,我是问你前头在琢磨什么呢?瞧这些瞧得连饭都不吃了。”庄老师笑着伸指点点桌上的原画。
“哦。您问这个呀。”曹青呵呵一笑:“刚才在瞎琢磨呢,没什么。”
“瞎琢磨?去去去,你这小子机灵得和鬼一样,小小年纪就一肚子的鬼点子,就一个瞎琢磨你会琢磨得废寝忘食了?骗谁呢?”庄老师顿时不悦起来,瞪了曹青一眼:“老实交代!究竟瞧出什么来了?”
“其实,我真没瞧出什么呀。”曹青挠着脑袋尴尬笑笑。
庄老师根本不信他的鬼话,想了想又追问:“曹青,你是不是觉得这些原画还不够精细?”
“不不,已经画的够精细了。再说,凭我们现在的条件做得再细也起不到效果。”曹青连忙摆手,很认真地回答。
这话倒是和庄老师刚才的想法不合而谋,微微点了点头,可他还是没搞明白曹青盯着这些原画横看竖看的原因,
曹青越是不说实话,庄老师就越觉得曹青有想法。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这些动画人搞了一辈子地动画,有些时候观念和思路已经形成套路了,常常看待问题是用经验或者一种下意识地条件反射来判断,在某些方面反而不如曹青这样的新人看得透彻。看得更远。何况,曹青地能力他也清楚,或许曹青在专业方面还远远比不了庄老师这样的老动画人,可是曹青经常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给出一些让他们以前并不注意。甚至忽略的方面,这也是庄老师和曹青这些日子合作所察觉到地。
因为这些,庄老师今天不肯罢休,非得从曹青嘴里挖出究竟来。曹青被他逼问得实在没办法了,最后只能苦笑着承认的确有些想法。
其实曹青这想法说穿了也不希奇,翻看着这些原画,曹青在琢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上色,另一个是怎么才能把人物口形和动画配音完美结合起来。现在的动画片制作有极大的缺陷。上色纯粹靠手工和色感,还有那就是往往在配音跟动画人物的口型无法做到真正协调。普通地制作方法是根据编剧的要求在原画上列出对话和动作的步骤,随后一幅幅移植到成画中去进行拍摄。最后再在剪辑过程中完成。
在上色方面,现在通常分为单色、双色、三色和五色法,一般由色法的多少来表现画面色彩和层次感。但无论是那种方法,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色彩的配比比例和彩度、明度,以保证同一角色色彩使用的统一。
在尚无电脑配色的条件下,动画手工上色完全靠的是经验。只要有一点点色彩偏差就会很明显地在动画中表现出来。所以,现在的动画人很难做到整部片子的统一标准色彩使用,在有些特别地混合色彩运用上更下意识地减少或者尽量避免,多使用单色和双色法。少用三色和五色法,以免得无法把握特殊色彩的配比比例,造成前后色彩差异过大。
至于在制作人物细节方面,人物动作方面还能显得协调,毕竟人物动作和情节本就具有连贯性,就算没有任何配音观众也能从动画片的人物动作猜测出剧情来。但对话配音就完全不同了,拍动画可不是在拍电影,动画人面对的是一幅幅单独的画面,而不是背熟台词面对摄影机拍摄的专业演员。除了在有些画面特写上尚能做到同步。至于其它镜头中只能大致地张口、闭口,做出一点样子而已。
“搞了半天竟然如此……。”庄老师听后觉得既好笑又好气,曹青也太爱钻牛角尖了吧?听说当初拍《雪孩子》的时候就是这小子向特伟提出精细制作的建议,才令得《雪孩子》的制作成本比原来预算增加了不少。更重要地是,要不是美院后来的及时援手,弄不好直到现在《雪孩子》的制作还没完成呢。
《雪孩子》的成功表明特伟当初坚定精细制作的思路是对的,就连庄老师当时看完《雪孩子》的试映后也着实感叹这的确是一部上美影自《大闹天宫》后画面最漂亮,最华丽,也最吸引人的经典动画片。可精细制作也是有限度地。动画片毕竟不是电影片。动画人物也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电影演员,要是像曹青这样琢磨做到如此完美无缺的话。也许在几分钟的短片上可以尝试下,但是这样一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动画片制作中运用简直根本不可能的事。
“曹青,不是庄老师说你呀,你有些想法的确不错,可在考虑问题上也要切记实际啊!”摇头苦笑着,庄老师好心地劝道。
曹青脸上微微一红,其实他早就知道这些话说出来庄老师肯定会批评自己。眼下的条件想做到这些超高要求的确不切实际,曹青虽然是一个喜欢尽善尽美地人,但他也清楚在没有完善地电脑和专业软件出现之前,想把动画制作得和电影一样完美简直太难了。刚才他琢磨这些问题时,只不过是在想有没有什么更简单的办法做得更好些,并不像庄老师所认为地那样鸡蛋里在挑骨头,异想天开硬要胡来。
耷拉着脑袋,曹青很委屈道:“我在胡思乱想嘛,再说了,我刚才就说自己在瞎琢磨了,您还偏不信……。”
“臭小子!”庄老师一愣,哈哈大笑起来。可不是嘛,曹青前头就这样告诉自己了,都是自己好奇心硬逼着他说的,可听完后又训了他,真正追究起来倒也怪不了曹青的异想天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