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每天傍晚自己和小芸一人一瓶酸奶之外,曹青还会帮她买点零食解解馋,小芸最爱吃零食了,可家里除了些加了糖精能磕掉半颗牙的炒黄豆外,也只有怎么嚼都嚼不烂的山芋片了,说其是零食倒不如说是粗粮来得更恰当些,让小芸这么小的孩子去吃这种东西,不先说味道实在不怎么样,就连啃都得啃上老半天。
零食,这对曹青那年代的孩子来说是绝不会缺少的东西,但在这时代却是一种奢侈,物资缺乏的这年代,就连逢年过节吃个柿饼都会兴奋上一整天的孩子们,哪里会有二十多年后小皇帝们的那种幸福呢?
当然了,这些都是悄悄瞒着高强他们的,也是曹青和小芸之间约定的小秘密。见曹青“很听话”地吃下了自己喂下的糖豆,小芸这才可爱地皱着小鼻子嘻嘻笑了,然后再把剩余几颗糖豆用纸包好,小心翼翼地放进小口袋里。
“哥哥,刚才的酸奶喝的我好饱噢。”拍拍肚子,小芸笑嘻嘻地扬起小脸道。
“怎么了?你这个小坏蛋,是不是又想要哥哥背你回家了?”曹青伸手捏捏她的脸蛋,笑着问道。
“嘻嘻,哥哥真好!”这一套把戏小芸已经用了好几回了,嘻笑着点点小脑袋,蹦蹦跳跳地跑到了曹青身后。
“搂紧哥哥的脖子,我们走喽……!”
“噢噢!回家喽……!”
“啷啷啷,骑马到松江,小囡出来白相相……。”搂着曹青的脖子,小芸欢快地唱着童谣,两个孩子一大一小,嘻嘻哈哈地往家走去。可刚走了没多远,背后的小芸突然用力拉扯曹青的衣领,惊喜地抬起手指着远处大喊道:“咦!哥哥!哥哥!你快点看呀,枪!枪!那边有枪枪!”
************************************************************
冲榜期间,狂求收藏!推荐!
************************************************************
简单解释几句:
1976年是文革最后一年,那时候的确口语话的语录对话少了许多,不过为了突出时代气息,夜深特意把这些对话加进去,大家看后笑笑就行,别抓着我不放啊!
至于鱼和肉的问题,有读者指出大黄鱼是普通猪肉的12,这个价格是差不多的,我记得那时候应该在12到13之间,但是别忘记,买猪肉是要凭票的,而大黄鱼是不用票就能买的,那时候没有票据根本买不到东西,一切都要票据说话,那时候最好的工作不是当干部,也不是进大厂当工人,而是在肉联厂干,或者菜场里卖猪肉,因为这些岗位都有门路能搞到更肥的猪油(家里用油大多是肥猪油熬的).所以猪肉是条件好的人家才能经常吃,小老百姓平常吃的最多就是鱼,正好和现在相反了.
还有一个方面大家或许忘了,文革的上海可是四人帮的大本营,政治气氛比北京还浓厚许多,而且因为四人帮的原因,中央根本就插不进手来,直到四人帮打倒后这种情况才彻底改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