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社会文学>八五年代发家记> 第7章 陆砚还完债,支持萍萍上学,并给家里盖房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陆砚还完债,支持萍萍上学,并给家里盖房子(1 / 1)

 第二天,陆砚从提包里翻出在省城里买的衣服穿在身上。“我儿打扮起来,像人家做官的。”母亲满意地看着陆砚,“儿啊,这衣服是什么时候买的啊?”“出去跑生意,得穿的正式点儿,前几天刚买的。”陆砚解释到。看见陆砚穿的这么正式,沈清溪也偷瞄了他一眼,的确有点刮目相看的感觉。这个名义上的老公,身高腿长,这件衣服裁剪很立体,穿上去显得器宇轩昂,这一表人才的,如果不是家里穷成这样,不可能还要换亲。沈清溪心中感叹。“哥哥穿这个衣服真好看!”萍萍高兴地说。“怎么样?被你哥哥帅到了吧?”陆砚刮刮妹子的鼻子,“今天跟妈一起去找蔡老师报名,过几天就要上学了。”妹妹开心极了,拼命地点点头。陆砚跟着孔叔叔去了市里。去之前,陆砚特地交代老孔,一定不要说他是村里的,就只说是熟人,要保持神秘感。老孔也是生意场的人精,自然满口答应。这一次,居然是潘老板做东,可见他的确有些着急卖货了,陆砚心里就更有底了。“这是我的同行,老孔,这是老孔的熟人,陆砚。”潘老板像几个大老板介绍说。原来,这几个人都是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想来看看,能拿进口挖掘机出卖的,到底是何方神圣。“陆兄弟啊,你这挖掘机是怎么搞到的?”潘老板问道。“我省里有认识的人,省进出口集团的。有些事,你不知道反而安全,哈哈。”陆砚打着哈哈,故弄玄虚。“嘿嘿,我明白了。”潘老板不再多问。双方正式进入谈判。“这个型号我也看了,也不是今年最新的型号。”潘老板开始发难。“潘老板,这你可就不懂了。今年新出的型号,价格比这款贵上不少。可用户反馈啊,性能还比不上这款。傻子才买新的,聪明人就知道应该买性价比啊。”陆砚精明地说。其实,挖掘机的技术能怎么进步,不就是那几大块部件吗?老潘挑刺,不过是为了压价。老潘也没有多的选择,工地上还等米下锅呢,更何况这个品牌的确是行业里面最好的,所以谈的过程很顺利。陆砚算了算,这款压在仓库里的旧货,经过这么一盘活,转手能赚两万块。即使分给最终,双方谈好了价格,就在现场签了合同,约定明天就去仓库提货。三天后,潘老板那边收到货,也安装试用完毕,通过了验收。陆砚拿去跟孙部长结清了款项,带着赚来的两万三千块,又找到了范启明。“这是一万一千五,你点点。”陆砚把钱送到范启明手上。范启明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一个月的工资是80块,这已经是公务员里面顶级的工资了,一年差不多1000块。这一下子,凭空挣到了十几年的工资,这种运气他不敢想。“这,陆兄弟,真是不好意思啊。”范启明接过钱,真心地感激陆砚,他相信陆砚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来解救他的。万元户,在当时是闪闪发光的存在,一般人根本不敢想。可是,他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地成为了万元户。有了钱,妹妹也上了学,外债也全部还完了。方秀英松了一口气:“砚娃子,我们的债还完了。”说完,激动的不行。陆砚认真地对母亲说:“是啊,妈。以后不用低着头走路了。”母亲双视合十,虔诚地说:“感谢老天保佑,我们砚娃出息了。老爷子你怎么走的那么早,没想到儿子的福。”接下来的生意顺理成章,他每个月都能从那几家国有企业中,弄到一些多出来的工业产品,经过转手,赚一点钱。他的二道贩子生涯,就这样开始了。这天早上,陆砚一起来,就跟方秀英商量盖房子的事儿。“妈,我们盖两层还是三层啊?”陆砚询问着。“盖两层已经够了,现在家里就四个人,房间多了也住不了。”方秀英忙说。“也行。那我找老刘给我们家盖房子吧。你去找点亲戚朋友们来帮忙。”陆砚安排着,“清溪,我看你那房里好几呢?不如这样,房子盖好了,专门给你弄一间书房。”沈清溪没想到,这个家居然能盖房子了,还考虑给她盖一间书房,显然有些激动,胡乱地点点头。陆砚拿着施工图纸去找老刘,这是昨天晚上,他熬夜画出来的。老刘正在招呼人,给村里的一户人家上梁。“刘叔,你看什么时候安排得过来,给我们家也盖房子吧。”陆砚招呼道。“你们家,你们家也要盖房子?我没听错吧?”老刘几乎要笑出声来。陆家是村里最穷的,连要饭的都不上他家门。上个月自家女儿从学校回来告诉他,陆萍萍去了村小学,说想上学,方秀英还骂了她一顿。前几天,还听说这家人还不上邻居老冯家的钱,被老冯的儿子骂个半死,缩在家里都不敢出头。现在他们就有钱盖房子了?怎么可能嘛!老刘想激他一下:“你想盖几层的?红砖还是青砖?”“盖两层的,红砖的,要水泥地面的。”陆砚说到,拿出施工图纸递给老刘。2022年,即使一般的农村家庭盖房,都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在1985年,人们普遍承受不起钢筋混凝土的高价,盖房子还是用的砖混。陆砚对这样的房子是不满意的,但当时的技术水平如此,只能将就了。但是他要求,至少地面得抹平,不能坑坑洼洼的。老刘听这小子的口气还不小,不由讥讽:“你别说大话闪了舌头。砖混的两层,两间房子,最少得1200块钱。”陆砚算了算,觉得这价格还算不错,立即点头:“行啊,就是砌墙、打家具什么的,需要一个好点的师傅,活儿得干的漂亮。”老刘接过图纸,歪着头仔细看清:“按这个设计,也不难。我这边师傅的手艺,这镇上都认可的。可工钱不能含糊。”陆砚很在行的样子:“手艺好的师傅,自然更贵,这个我懂。”老刘看对方还在那里吹牛,忍不住打击他:“先给300块钱订金,我去备料。下个星期这里弄好了,就去你家盖。”他打算看对方的笑话:这个陆砚,别说300块钱,估计30块钱都很难拿出来。陆砚没有迟疑,从兜里掏出一沓子100块钱,厚厚一摞,从里面数了三张:“刘叔,您点好,这是订金,给我签个字。”看对方没反应,又从另外一个兜里掏出一沓子10块钱,抽出一张:“再多给您10块钱,先请师傅们到镇上吃一顿,让他们把活儿做的漂亮点。记得买点好烟好酒。”老刘愣愣地看着陆砚,几乎忘记接钱。这小子手里那一沓人民币,估计得有一万。这小子拿着一万块钱,敢这样随意到处走?咱们村里最有钱的孔家,也顶多是个万元户。陆家,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肯定不是他的钱吧?搞不好是帮人收的什么钱!一定是这样的。老刘这样想着。他将陆砚的订金揣到兜里,说到:“你小子行啊,发达了?”陆砚摇摇头:“这算什么啊,就这点钱?”他说的是实话,这点前跟他以前拥有的相比,根本提不上嘴。可在老刘眼里,他是在吹牛。“唉,你知道吗?陆家的债还完了。”田嫂一边干活,一边跟自家男人说着这个消息。“不会吧?陆家那小子,是个不成器的,差点媳妇都娶不上。不仅懒,还老是出去赌,拿什么还债?”男人不信。“你不知道,那家小子自从上个月起,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不再出门赌钱了,还知道出去跑生意了,萍萍也有钱上学了。最近说是要盖房子了,一下子就给老刘300块钱订金,一掏就是一沓子钱。”田嫂手脚麻利地捆好刚收完的麦子,码成垛。“不会是真的吧?这小子做啥生意,这么有钱?”男人有点不服气。“我也想知道啊。”晒红的脸上大汗淋漓,女人擦了一把。最近到处都在传,村里最穷的陆家,变成村里最富的人家。方秀英也逐渐能抬得起头了。所以,为了盖房子的事情,她把家里好多年都没走动的旧亲戚们,都拉了过来,让他们帮忙。虽说是让他们帮忙盖房,但目的是希望大家看清楚,他们家已经今非昔比,飞上枝头变凤凰了。“陆砚这小子,我早就说过,是个能成大器的人。”二大爷对方秀英称赞到。方秀英心里想,以前你不是骂砚娃是废物嘛。不过,她只是附和说:“他二大爷,谢谢你的吉言。”一群亲朋好友们,吃完喝完,心满意足地帮着陆家盖新房子。沈清溪忙着招待亲友,几乎脚不沾地。最开心的是萍萍,她终于要搬进新房子了。陆砚最近忙着把几台进口彩电,卖出去。这个年代,对彩电的需求量虽然不小,但都是一些单位或者集体。除了少数工作多年的人,或者做生意的人,一般人很少买彩电。原因很简单,一台彩电大概要2500左右,进口彩电要3000多,体制内的工资,一年1000左右,买一台进口彩电得花三年的工资,彩电是妥妥的奢侈品。不过,买的人虽然少,但想买到还得找关系,因为卖的渠道也少。前世陆砚做过不少市场调查,最关键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第一,如何找到好产品。第二,如何找到客户。如今,好产品是有了,可是客户在哪里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