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李白出侠记之青蛇> 一四九.老铁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四九.老铁匠(1 / 2)

 917

他们身后,现出一家铁匠铺子。

铺子唤作“姚记”。很小,活儿却极好,声名卓著。眼下,铺子内正有俩铁匠在炉前“丁丁当当”地忙活。身旁,有一群小乡邻,围着俩铁匠瞧热闹。见来了客,有大人招呼,小鬼头纷纷后退、一轰而散。

那正打铁的是个后生。

他感觉奇怪,抬头瞧了瞧。这一分神,下锤的节奏便有点乱。结果被对面的老铁匠熊了一句。老头一直埋着脑袋、一心在活计上。熊了徒儿,也没抬头。后生被熊了个满脸开花,赶紧恭谨地埋头干活。没多大一会儿,老铁匠一锤落下,抽回坯料。李白笑道:

“好活儿!”。

老铁匠没理来人。他只是扬起手里色暗如橘的剑坯,左右仔细端详。半晌,他才歇手回头。见来人是李白,又不禁愕然。连道“怠慢,怠慢。”一边说,一边搁下剑坯,将双手在围裙上擦了两擦,转身恭请李白入内。李白也不客气,躬身还了个礼。他朝老铁匠摆摆手,翻身在火炉旁的一半截树墩上坐了下来。随后,他唤来小媳妇,从怀里摸出一串钱,请她乘了他的马回店里,弄几样菜、一坛酒来。老铁匠忙唤“不可”,正要去拦小媳妇。却被她扭身闪过,一溜烟走了。老铁匠转身,朝小媳妇走过得方向嚷了句“带一坛好酒便罢”,然后解下围裙,扔给一旁的后生,示意他找来老伴备菜待客。那善嫂见状也想走人。不曾想李白大大咧咧,一口一个“善嫂”,硬是把她的脚给拌住了。就在此刻,外出串门的老铁匠的婆娘匆匆奔回。老铁匠朝她一板脸,又对呆立一旁歪歪嘴。那婆娘会意,将善嫂她一把拽进了西边简陋底矮的厨房。

李白脸一苦。

而老铁匠却仰天哈哈大笑。歪着走回、倚在老槐树上。

吼起秦腔。

918

这演的哪一出?

这也难怪。原来,老铁匠跟李白并非初交。自李白头回来长乐坡,他俩就相识了,简直就是一见如故。

铁匠姓陈,本乃赵邯郸贵族,汉末迁并州。这陈氏富家儿早年是并州乃至三秦出名的游侠。十九岁那年,因在京城任侠与人械斗负伤,被追杀一路逃到长乐坡,要不是当年“姚记”的主人、他后来的岳丈将他藏进地窖,早没命了。此后,老头不仅出面将这场祸事摆平了,还把宝贝女儿嫁给了他。他后来歇影江湖,就在长乐坡待了下来,以打制贩卖农具为生。他有两大好,一是喊秦腔;二是铸宝剑。或埋头铸炼宝剑。或外出个十天半月、寻访曲艺高人找乐。活儿再忙,只要来了兴致,非丢下活自去。我前面说李白寻访民歌手,指的就是此人。那天,老铁匠与李白煮酒夜话,说起早年游侠往事。李白豪饮之余,趁兴赋诗《侠客行》。诗成,惊得老铁匠涕泗横流。其诗道: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诗成,惊得老铁匠涕泗横流。

话又说回初六。长乐坡出事时,碰巧他回老家并州。回家已是初十一午后。听说陶氏兄弟和李白都裹入其中。“恒昌”的铁器商行,是他的老主顾。他的活儿,大多由“恒昌”高价订制。不限时日,多年如此。陶家老三,更是他的铁杆老朋友。他当即单身携剑入城找他。结果,百般打听,四处奔走,就是没遇上,也没打听到任何消息,悻悻而返。明日,有人传来消息:陶家老三丢了性命,李白也受了重伤、不知去向。

不曾想,今儿这李白却还活蹦乱跳。

自个儿送上门来,还不乐坏了。

他见妖娆的善嫂凑上前来,于是干脆让老婆子给劫去厨房。

生怕她败了今儿的兴会,

919

李白唤来那后生。

他要后生陪老铁匠继续打他的宝剑。老铁匠虽不以打铁铸剑出名,其实对这一行用心至极、造诣极高,李白也想瞧个新鲜。

老铁匠不乐意了。他没好气地撵走那后生。一边高声嚷着叫老婆子手脚麻利些,先弄一个火锅端来;一边转身拽过李白的手,回到屋里。他将李白安顿在炕头。又找出一酒坛、俩土磁碗,顿到李白面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