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李白出侠记之青蛇> 六十二.论道说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十二.论道说儒(1 / 2)

 361

恩语朝颜初子瞧了一眼。

颜初子只管兀自冷笑、好像他才是此间主人。

恩语见他倒分明是一副迂腐颟顸老夫子的神态,不禁失笑。颜初子白了恩语一眼,转脸对身后默然闭了眼数起佛珠的恩言说道:

“住持和尚愿意不愿意听贫道说个故事呀。”没等恩言说话,便又把脸朝李白一摆道,“青莲居士博学多才,恐怕要见笑啦!”

李白道:

“请讲。”

362

颜初子道:

孔子五十一岁了,还没找着天下大道。于是就跑到南国的沛,来拜访老子。

老子道:

“是您来了。早听说夫子是北方的圣人。您自然是得了道啦!”

孔子道:

“没有啊。”

老子道:“那夫子先前是如何去求道的呢?”

孔子道:“我先前是从法度这一方面去求道的,花了五年时间一无所获。”

老子道:“那后来呢?”

“后来,”孔子道,“我又用了十二年,从阴阳嬗变这一头去求索,依旧两手空空。”

老子叹了口气,道:

“您说得也是。要说这道呀,若是可以供献,做臣子的没有不拿来供献给国君的;若是可以进奉,做孩子的没有不拿来进奉父母的;若是可以转告、传授,这人啊,没有不拿来告之于兄长、传授给子弟的。可它就是办不到。这道理挺简单,因为人的心里没有容纳道的睿智和悟性,道就不会留在他心里;离开了变通与整合,得了道也不会行于世界。心里空空落落,容纳不了外间的道,所以古时的大圣人的内心,是充满了睿智和悟性的;外间的道进入到内心,心里没有了睿智悟性,因而就不能得道为圣人。名,即世间万物,是公器,不能尽让一个人给占有了。仁义,就象是前代君王的房子,只可在这儿稍作歇息,可不能久呆。若呆久了,就要有大麻烦。所以古时的至圣之人,拿仁做道的工具,把个义字当作前代君王的的房子,稍稍歇息。他逍遥其间,吃在出产少而简粗的场所;住在不用花销的田野。逍遥,是任其自然;少而简,易于养育;不用花销,所费不多。古人把这叫做获得真理的做法。天底下把财富当做命根子的人,不会把利益让给旁人;以把出人头地当做命根子的人,不会把声名让给旁人;贪恋权威的人,不会把权柄交给旁人。这些个人,拿了它,整天惊恐万状;一旦丢了它,又如丧栲妣。其孜孜不倦地窥视着旁人的手不放过的人,眼里再瞧不见没别的东西;而他们动辄受惊生悲,心里未尝有一日有所清静。这些个人啊,真可说正是上天所要加以刑戮的人!怨、恩、取、与、谏、教、生、杀,这八个方面都包容在‘正’里。只有遵循天道之大变,不沉溺于其间的人,才能运用自如。”

颜初子笑嘻嘻地瞅向李白,说老子又道:

“所以说,‘正’这东西,就是个‘整’字。谁心底里对此不以为然——

道的天门就不会为他敞开!”

363

颜初子说到这儿,停住了。

恩语道:

“完了?——有趣,有趣。编得跟真的似的!”

“不是编的,我说的是《庄子·天运第十四》。”颜初子把个一双细眼眯成了条缝,瞧着蒙里蒙懂的恩语,淡淡地一笑。又道,“还没完。”

“啊。”恩语尴尬地笑了一笑道,“那就赶紧接着说罢”。

颜初子笑笑,说道:

那孔子转而跟他谈起自个儿最为得意的仁义之学,还大大地发挥了一通。老聃道:

“您老就象是簸糠,却让糠末儿蒙了眼,于是天地四方瞧去都颠倒了过来;又象是被蚊虻咬了皮肤,便起身扑捉,以至于通宵达旦不得安眠。您老的仁义之学,恕我直言,是个祸害。天底下没有比它更挠乱人心的学说了。夫子您想,假如天下还是象上古时代,没丢失一派恬静淡朴,夫子您逍遥其间做一些学问,可谓善莫大矣,何劳夫子您倡导仁义之学;而如今您栖栖惶惶地到处去传播仁义之学以图恢复原本质朴的世风,这不象是喋喋不休、敲了大鼓儿去追捕逃之夭夭的奴仆!白鹤不必天天去洗,自然还是个白;乌鸦不必天天去染,自然还是个黑。这黑与白,其实挺简单的,就用不着去论辩;就象平常的事物,一眼便能瞧出个究竟,用不着去推求。泉水干枯了,鱼儿在河床的烂泥滩里扑腾、苟延残喘,才知道以湿气互相嘘吸,以口沫互相濡润。与其如此,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来得痛快!”

说到这儿,颜初子垂头不语。

364

良久,恩语道:

“这回真完了。”

恩语没读几句儒家经典,对诸子百家的杂学更是一窍不通,实在弄不懂他这故事从哪里来,说得是啥意思。不过,那故事里的调侃孔子的酸味儿,是听得出来的。他想了想,也不甘示弱,说道:

“那孔子也算得一个大学问家,不至于吧。”

说罢,他连呼“没意思”,还装做傻乎乎地掉转脑袋,朝李白这边瞧过来,要他也刺颜初子几句。李白朝颜初子哈哈笑了,道了句“有趣”。说罢把面前那碗斟得满满的了酒端起,一饮而下。随后又悠然自得地自斟了一大碗酒,才道:

“一家之言,孔子也确实不至于。”

颜初子道:

“如此看来,青莲居士倒真是对儒家的那一套情有独钟哩。不过,居士可否说一说我这‘一家之言’归在哪一家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