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九.惑(1 / 2)

 177

李白好诧异。

不过,眼下他正心烦着呢,哪有功夫去想这是咋回事。他烦的是,那些歹徒到底安的是啥心、要怎样才好收场。

好在事发时,他本人就在现场。

他很快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于是赶紧把闲杂人等都打发走。随后,李白把董述先送到郎中屋里去歇息,自个儿径直回房炕头坐下来,让丹砂给沏了壶浓茶。

接下去,他得再琢磨琢磨,如何把掩人耳目的戏唱下去。

眼下离宵禁还有一段时辰。这陆府后两进院落,虽说离街市有一段距离,又是地处重宅深园,一般吵嚷争斗声很难传出多远。虽然还没到夜阑人静之时,刚才那阵激烈的砍撕杀难保不被人听见并传扬开去。要是惹来了官方的介入,又是个不小的麻烦。

他心里一直很困惑:那几个歹徒,到底是谁派来,又是如何杀到后院来的?最奇怪的是,他们并没在棺材上做文章,却直奔原本安置陆申的东边的后院而去。也许是在沈如筠协助下,那儿的防卫做得到位,没给歹徒留下空挡,所以来一个声东击西、安渡陈仓。也有一另个可能。瞧这情形,似乎可以断定,陆申没死的消息被透了出去。还算好,他及时补上了这个漏动,将陆申移到了“广济堂”。而对手晚了一步。要是他们昨夜今早就在陆府动手,可惨了。即使没沾边,也至少闹得老爷子心神大伤。

突然,他来了灵感:也许是被人耍了。

说到这儿,有读者恐怕笑话我的这个李白太俗,不似传统意义上的大英雄。以往武侠故事里的主人翁,大多不是这个样。他们哪一个都是武功盖世,一出手便赢;遇事则洞察一切,算无遗策。哪象李白总是慢一拍、跟在高人后瞎忙活。

我还得提醒诸君,这故事虽然是虚构的,情节的发展却也要合于当时历史背景、环境和人物的性格。此时的李白,还不是大英雄。其实世上有没有所谓的大英雄,是值得怀疑的。要我说,如果有,也无非因云际会而已,个人的因素是不太大的。因此,就是到了后几部,我这故事里的主人翁,也不会象那些人物那般无所不能。李白是天才,也是有缺点的活人。有缺点的活人和伟人,缺点后来会渐渐少了,伟大处却可不断放大、放大。这才是更接近真实的李白。

我的李白。

你的李白。

159念头

我接着说下去。

不一会儿,胡一家听说陆府出事,从“广济堂”赶了回来。李白先问了陆申病况。胡一家顿了一会儿,说了句“还好”。李白多精怪,晓得这里面有文章,便眼紧盯他的脸不放。

胡一家无奈地笑笑。

他说,本来还真不错。只是他到这儿来之前,老人突然病情有点恶化——当时他正跟老人说着话,只见老人脸色大变,开始大口喘息,随后一仰脑袋便晕劂过去。这一变故,太出乎他的意料,可把他给急坏了。他一边慌忙使劲扶起陆申,抚定他的后背,运动内力为他接济真气;一边着青阿唤来值了一夜更、刚在炕上打盹的药号老郎中曹牧云。还好,经过大伙儿好一阵忙乱,老人的一口气,总算顺回来了。再看老人,蜡黄的额头爬满了冷汗,还喃喃着想说点甚。胡一家不敢听,又不敢贸然抽身走人。于是,他只是一个劲地叮嘱他安心养病。老人只得闭上眼兀自歇息。不一会儿,老人的呼吸平稳下来、睡了。他见状,这才急忙往回赶。

李白笑道,老人身子还弱,经不得刺激。别是你说得有点多,他受不住了。

胡一家瞧了他一眼,歉然。

他说,老人在他去后刚醒。他见身边并无外人,老人精神不错,便将他伤后昏迷,及这两夜一天来的详情,备述一过。陆申默许了。随后,他问老人起长乐桥逸血案发生后的情形。胡一家沉吟片刻,见他气色还好、情绪也不错,又将眼下所能了解的长乐桥逸血案的背景,和随后万年县衙来人胡搅蛮缠的劲过,说了一遍。最后,他提到高力士、北门羽林军遣人探访和宝昌寺住持暜润大和尚遣弟子按排佛事追荐亡灵等情形。

陆申听罢,沉吟片刻,竟满脸怪异地笑了一笑,神色有点难看。

后来,青阿过来给老人喝药。老人朝青阿瞧了一瞧,不禁湿眼。沉吟良久,他扭头目视胡一家,象是还有事要问。

胡一家本想再就此把陈子亚派人传话一节告诉老人,请他拿个主意。可瞅着陆申精神不甚好,稍一犹豫,又把到嘴的话咽了回去。等过了一会儿,他见老人借机撵走青阿、开口说话。可就在此时,陆府有人急忙过来找他。是陆府出事、老管家让他赶紧回。他刚想跟老人告退,事情却忽然发生了后来病情戏剧性的变化。

他瞧了一眼陆府静下来的屋外,很是焦灼不安。

李白望着他的憨劲儿,一个新的想法突然浮上心头。

他点点头,将院里发生的变故,简单地说了说。随后陪着胡一家,来找老董述。——眼下,“广济堂”陆申那里,由胡一家和他师傅大枪刘以及原先在陆府的三个身手不凡的护院,日夜看守。这人还是陆申一位的老友。不过,为保险起见,“广济堂”掌柜的还是要大枪刘找来当年军中的副手、同样曾是江湖枭雄的葛老七,帮着在屋里照看。经今夜一闹,陆府里外诸事更不好做。下一步怎么弄,尤其是他的那个新的想法,得跟老管家好好商议。

这一段路,其实不长。

可他还是把这想法,又前后仔细揣摩了两回。

160好事还多磨

“廉颇老矣”。

李白想。

再见到老管家,他最先想到的,就是这话。

只见老管家斜倚在炕头,瞧去精神颇颓。他伤得不算太重。可到底上了年纪,经不起折腾。李白请胡一家把跟他说到的情形,告诉老管家。他听说陆申病情仍重,情绪大坏,本来就不好的精神,变得愈发糟糕。身子软下来,话也懒得多说。一提要跟他商议陆府里外诸事,他便打断李白的话头,请他全权斟酌着办。

见此情形,李白只得安慰了几句,与胡一家一同退了出来。

他想了想,“广济堂”有了大刀刘等几位高手,即便如今要把胡一家调出来,对付小股打上门来的刺客,已是绰绰有余。于是,他交待胡一家仍回陆府来,并把的防备重心,从原来的陆申后院,暗自移到陆府与“广济堂”之间的通道。

经此一闹,他觉得人手还有点紧。于是,他又去拜访沈如筠,把陆申没死、现在“广济堂”养伤的情况,向他做了通报。他还请沈如筠把陆申学堂大些、又有点功夫的学生调几个来。就在大院内选一屋子住下来,一边学,一边协防陆府几天。

胡一家回来后,李白压力陡降。

这一夜,李白除了偶尔到院子各处巡察,他一直守在陆府大厅里。不过,更让他牵挂的,其实还是长乐坡命案的真象到底如何。——他的脑袋瓜子里,装的全是有关这场命案的种种线索,而且在互相打架。这案子实在不寻常。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会是普通的财产人事纠葛。从陆申提起事情的缘由,便脸色大变、病势急转直下的情形来看,背景似乎更为复杂,已牵扯到了不少朝廷高层人物。这里除了司马无疾告诉他的、张盖与印西桥的个人恩怨外,他最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高力士也掺和到了这里面。

来京以前,每每想到的身为阉奴却又位居朝廷三品高官的高力士,他就极为鄙薄。

他为全天下的久居下僚的才俊豪杰忿忿不平。而到了京城,却听说这高力士虽然地位特殊、对皇上如何处理与几位权臣的关系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力,却也本分得很,极少在皇上面前正面表明他的态度。而在皇宫以外,除了一二言官,他也很少与朝廷重臣结交,更不必说手握重兵的禁军将领如葛福顺等。

那么,此次为何突然关心起一个普通商人陆申的死活和小镇长乐坡发生的案子?

直到下半夜,他也没能把纷繁复杂的头续理清楚。

反而弄得脑袋生疼。

161插科打诨

“笃、笃、笃”。

似乎是陡然响起。李白一惊。再一听,原来是打更声。声响在院门外的坊道。高亢而激越。随后是更夫低沉得吆喝声。高低两种不同的声响互相撞击,然后水波般荡开去。荡得很远很远。

李白睡意全无、长身而起。

他想,与其傻待着头疼,还不如走出去清醒清醒。

陆府除主建筑外,还有好几个院落。散在各处。李白对东边熟些。于是,他抬脚往东边的后院来。夜快见底前,天色愈发昏暗。道有点儿暗。而碎石铺成的小甬道,岂止是暗,有的地方简直是乌幽幽的一块。李白垂了脑袋,“踢踢挞挞”一路走去,不知不觉来到东墙下的后门前。

恰巧此时,只听身后“呀”的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