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李白出侠记之青蛇> 二十四.老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四.老怪(1 / 2)

 155

李白顿感放心。

他抬起提了剑的左手,郑重地给老者抱拳致谢。瞧得出,李白对他很是尊重。要知道,给李白看上的人,并不多。

这是为的啥?

读者可别小瞧,这老者,本身就是一个历史传奇。

他之在陆府露面,是又一个小传奇。

下面,我就打断顺序,先来说说眼前的老者,和他的那根木杖。

哦,还是先说他手里柱着的木杖。

那木杖,其实是老人平日所用的拐杖。枣木材质。经上等桐油反复涂润,愈发坚韧。仗的两头隔了七寸,各裹一尺半厚铜皮。这很奇特。

李白与老人熟识后,玩笑地叫它是读书人的打狗棍。

当然,它并非打狗棍。这是件设计独特却又凶悍的兵器。既是棍,又是枪和剑。——这仗有一长两短三截。下边着地的那截掣出,是一柄一尺多长的枪刺。倒过来可与仗身牢牢相嵌,成了一杆长枪。上部从连接处,可以掣出一柄长四尺(今约一米)的的利剑。剑身窄些,比通常的稍厚重。枪刺和剑,都铸得极精,冷利灵动异于常态。

也难怪,此乃唐铸剑第一高手张鸦九所制。

李白生性好奇。

他曾仔细研究过此仗的构造,叹为观止。仗身两端,各劈出一半,镂空铆榫拼接。所镂空腔与枪刺和剑极吻合。拼接极缜密。外表裹上铜皮,几乎瞧不出拼接痕迹,却对仗身起到衔接加固作用。相比纯木仗,非但不减坚实,反倒更重而韧。仗的上端,还有一段长约半寸、厚达半寸的钢箍。剑掣出,那便是护手。剑柄缠了用桐油浸过的细麻线,不易脱手。后来他才知道,这仗(棍)、枪和剑合于一身的奇异兵器,跟了他已有近十年,是他六十大寿时,一个学生送的。

李白还分别仗(棍)、枪和剑使过一回,感觉既合手、又舒服,还非常得劲。

还特别有气势。

156

这一说,这人也是个侠了?

非也!

此人到终老,也不以侠闻名。相反,倒是个典型的读书人。

史载,他名沈如筠,唐润州句容今属江苏镇江人。曾在武则天时期中进士,约生活于武后至玄宗开元时。

他善诗能文,又著有志怪小说。曾任横阳主簿。与孙处玄等十八人相唱和,其诗汇编成《丹阳集》。有《正声集》,诗三百首,已佚。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寄天台司马道士》诗。殷璠汇集包融、储光羲、殷遥、丁仙芝等十八人诗为《丹阳集》,其中包括沈如筠。已佚。

沈如筠又不像是一般读书人。

这是个有着超强好奇心的探索者。

他性情旷达,喜异端、语多怪。据说还著有《异物志》、《古异记》,均已佚。还有传说称,其人还善书能画。书不多法前人,有异趣。

从以上记载,你可以瞧出,这人却有不同于常人之处的异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