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李白出侠记之青蛇> 十二.小鬼当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二.小鬼当家(1 / 2)

 76

胡一家又转回来。

他扶着个人来了。只见这中年汉子一脸憔悴,脑袋上缠了块白布,上边还往外渗血;右臂软软的,拿条蓝布条给吊在了脖子上。——是陆申心腹、“泰和”总管账房陈子亚。

显然,他伤得不轻。李白见状,可真急了。

急啥?你想,他只是客人。先前陆申重伤、原掌柜的回家养病,来搭把手是该当的。本想,忙过这一阵,就把这儿交给陈子亚来打理。如今看来,这指望恐怕要落空。

果然不出所料。

胡一家满脸诚恳地说,眼下陈子亚伤得好重,没精神来主持“泰和”的善后事务。群龙无首,他和陈子亚商定,这院子内外一切还得李白来调度,他和众人都听候吩咐。司马无疾见状,站起身来要走人,却被李白一把给拽住了。他仰起脑袋一笑,就留了下来。他的条件是,李白得揽了眼下的活儿。

李白只得答应。

77

说到这儿,我得停一会。

因为,有个话题,要说一说。

或辩一辩。

历来有论者说,李白政治上幼稚,好大言“管鲍”惑众,其实并无邦国之才。甚至有人说他一味酗酒好道,忘情山水,不是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我们古人常把齐家与治国相提并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是没有道理的,尤其是治理一个大家族。李白出身于一个有百十号人的大家族。如何治理大家族,他至少应该见识过。

历史上的李白,确实没象“管鲍”一样扶佐明君,如他希冀的“一匡天下、海偃河清”。

他没能在政治上成就,恐怕不能全怪他无能(或许他确实无能。没有资料证明他无能。)。

我的看法是他没有机会。天宝年间他奉诏进京,入值翰林院,是他一生中的唯一机遇。可惜此时的明皇早倦于政事,要的只是一点缀歌舞升平的文学侍臣。

即便他再待三年,也不过把“清平乐”十首之类的香艳诗翻几番而已。

他一味酗酒好道,忘情山水?不是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也过了。留待以后再辩。

78

再说回来。

李白想了想,当即做出俩决定:一是请亲自骑上快马,通知滞留京城的陆府老管家董述,要他赶快来长乐坡。一是差俩厚重伙计,去瞧一瞧请了病假回家的“泰和”货栈掌柜的楼长善。如果他能走动,就把他再接回来。不曾想胡一家还没动身,倒有个少妇,抢到李白跟前,说是来帮忙。

此人自称三嫂,着一身簇新黑白镶边青衣;三十上下,瞧去丰腴妖艳,手眼利索。

李白恍然。

他早听人说,陆申有个远房侄女在长乐坡经商。极能干,又极放诞。她本名陆小青,在镇子西边开了家酒坊。因为男人行三,所以人称三嫂。背地里,好多人都在三嫂前加个百变,叫百变三嫂。也有人还有人因了她喜麻辣,行事爽狠泼辣,叫她麻辣三嫂。

听起来,她好像老大不小,其实才近三十。

先前嫁的男人死了,没再嫁,听说却早是楼长善的相好。

李白当然应允。

这女人一到,屋里的气氛,顿然活了。人人忙出劲头来。不久,掌柜楼长善也到了。虽然人是极委顿,精神倒还是蛮不错的。李白把当时情形对楼长善道过。没等他说出辞活得话,那三嫂便直言,眼下楼长善体虚,无力操劳。货栈这边,仍请李白牵头。

李白一听急了,极言他本不善理事,只愿跟随掌柜的后面跑腿。不料楼长善也声称,身子不济。他推三嫂做李白的帮手。一旁的陈子亚也赞成。

李白好无奈。

79

楼长善特老成。

他道,当务之急,是如何安顿陆申。为何得先“安顿”,众人不解,他也不说。随后,他先推长者那老郎中说话。

等老郎中推辞,他才缓缓开口。

他道,按当时情形推测,可认定陆申与歹徒之间,必有一段极隐密的情事。所以,歹徒才下此重手、杀人灭口。眼下,那些个陌生人并没走远,应该还在镇子周围活动。如今若知晓陆申未死,那些个歹徒恐怕还要再找机会。众人无异议。此时,看过陆申的三嫂横插进来、快人快语地道,眼下应立马将其悄悄移往别地养伤。

李白一听,大为兴奋。

那婆娘见状,又补充说,另外还应放出口风,称老东家陆申已死,断了那些人想头。甚至,我们不妨就在这长乐坡货栈,为老人家大办三天丧事。这样一来,足可吸引外间、尤其是吸引怀疑此中有假的对手的注意。

众人无语。皆似有意移陆申别地养伤。

那老郎中见状,有话要说。可才说句“就怕老爷子身子太弱”,瞧着三嫂极不乐意、还很恼的神色,便不再说下去。倒是素来恭谨的陈子亚,挺身明确表示反对。他也以为,眼下陆申不宜冒险出走、应居家静养。此案惊动京师,对手近期不至于有大动作。小股匪徒,凭胡一家等人的力量,只要安派的当,并不足惧。

李白此时冷静下来,朝陈子亚一笑。楼长善见状,乐呵呵地将婆娘撵了出去。

随后,李白又来征求司马无疾的意见。司马无疾本不愿介入到这其中。拗不过李白的一再催促,才免强说了个意见。他也觉得小股匪徒捣乱是好对付。他强调,陆申病势看似已稍缓,其实仍极凶险。因此,还是先静养稳妥,待一两个时辰后再作决定。听司马无疾这么一说,李白掉头征求楼长善的意见。

楼长善只顾挠头、再不言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