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孙亮的逆袭> 第57章 扶南之战 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 扶南之战 一(2 / 2)

林邑城即将到来的大战,也吸引了华夏公司的注意。华夏公司组织掳掠船队,准备于战事发生之际,沿河而上,前往谷特洛,抄了扶南王的后路。

林邑城之地,吴军将于扶南开战的消息传到建业,朝廷内外,除了几个人关注外,并没有几个人在乎。在众人眼中,不过区区一个蛮夷小国而已,又怎么能抵抗得了大吴的近卫军。

不过,孙亮却对此却十分的慎重。扶南虽说蛮夷小国,但其以举国之力,也有近二十万的精兵。虽说武备落后,但其国之力精擅山林之战,近卫军稍不注意,就会遭受重大损失。

孙亮紧急传令,皇家航海舰队组织部分兵力,前往交州助战,又紧急传信余光、诸葛恪,提醒其切勿冒进,过于深入敌境。消灭其有生力量后,还应采取稳打稳打作法,进占其大河入海口平原一带即可。

把命令与建议传递出去以后,孙亮也就放开此事了。交州有诸葛恪这样大才,擅长对付山越之人,也必也对付得子西南的扶南人。而且,交州之地,近卫军有2万之众,加之航海舰队及华夏公司,想败也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唯一烦恼的是,疆域面积过大,没有先进的交通、信息传递,偏远的地方,就是强行并入,也终有一天失去。看来,这工业的发展还有必要再快一些了。

华夏476年6月,扶南国经充分准备,征召国内男人,纠集周边属国,组成近十六万大军,分两路进攻林邑,一路是以属国真腊和周边一些部落组成,三万余人,通过通过长山山脉的重在山口,雾湿岭,袭击交州九真郡,意图切断林邑与交趾的联系;另一路大军,十余万万,由扶南王范寻亲自带领,由西南方向,真接攻击林邑。

在林邑与扶南的麻离,近卫工程师已根据地形,修建了两个相距仅百余米的石堡,但每个石堡只能容留近百人驻扎。余光把师指挥部搬进东边的石堡,近卫军1、4旅与近卫工程师2旅俱依着石堡扎营。

“前方消息传来了吗?”指挥室内,余光焦急地问道。

“还没有。在山林中,我军斥候损失颇大。到处山大密布,很难打探到敌情。”一个参谋道。

“哼,打探不了就不打探。让斥候往后收些。咱们驻在这,一侧是山,一侧是海,十几万扶南人还能绕得过去。”余光道。

“师长,依林某之见,不如派几部队伍前出二三里远,拒险而守,若敌人小部前来,就与之战,若发现大部敌人前来,则往后撤。也不用太多,每外就一个连。只是要当心敌人包围。”林杆道。

“咱们二万余人聚在一起,确实有些浪费了,怎么能与敌人堂堂正正拼消耗。一个连太少了,就以团为单位吧。在各个险地修建工事利用地形消耗敌军有生力量。”余光想了想道。

林杆眼睛一亮,道:“师长,这个办法好。咱们大营,依着两个坞堡,留万余千人足够了。其余人散在四周险要之处。这样,敌军前来,攻打哪个地方,都将两面受敌。”

“就这样,参谋马上跟据各处地形,作好布署。大营这边,就由耶耶留守。不久后,近卫2旅到了,就让他们在大营后做预备队。”余光道。

诸葛恪已乘海船赶到了林邑,海船紧急运来了近卫第三旅,原来驻守的近卫第二旅一部,已经动身赶来了麻离。

根据余光命令,参谋部紧急调整了各部驻军位置。余光亲自坐镇东堡,堡下大营,由近卫军1旅及一部近卫工程师固守,大营左侧不远的山地上,林杆亲令近卫第四旅旅部及一团驻扎,二团则由周处领着在山地前方一处小矮山驻守,三团则驻在大营另一边的一处险地。周处还派了了个营,驻在矮山前方平坦处,作为预警。山上立即紧急兴建工事,炮营的大炮也被拖上了山。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