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社会文学>孢子物语> 第十三章 装备换代的减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装备换代的减缓(2 / 2)

这一个理由也勉勉强强,赤雨张了张嘴,还是点头算默认。

“不过质能动力炉跟得上进度吗?”

“应该可以,两个月前地轨道战役结束时,开始全面铺开第二代机甲设计的时候,动力小组就已经提醒我们留下设计余量,以方便未来装备质能动力炉,那么他们一定有一定的把握。”

“何况,低轨道战役后开始全面铺开设计的新式装备可不止我们一家,若是动力炉能够快速完成,那么能够装备的设计项目显然也不在少数,甚至有可能引发全族动力革命。”

“这么说他们也不敢撒谎呢?”赤雨得出这个结论。

“是啊。”

毁灭与创造往往是相伴的。

在朋族设计出质能炸弹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质能动力炉的概念。

因为质能炸弹是将爆炸范围内的物质全部转化为能量,而且是纯净的能量,虽然因为爆炸完全度的问题会出现多多少少的能量结晶或者逸散能量,可这种转化度依然很高。根据测试,半径500米的质能炸弹爆炸,内部物质的能量转化率都在0.09%左右。

别看比例似乎很低,但考虑到物质完全转化为能量的强度,这个转化率已经非常庞大。

举个例子,一颗拳头大的铁球如果在这个转化率上变成能量且被利用起来,这些能量也足以满足一个中型城市一个月的能量需求了。

而提出质能动力炉的人,更是设想制作出一个小体积的封闭式环境,将爆炸或者说转化的半径进一步缩小到这个封闭式环境的内部,并且将那些备用转化的物质选择为本身能量蕴含度更高的类型。

当封闭式环境内的质能转换启动,高能物质被直接转换纯化,只需要控制好强度不让其结晶,以完全逸散能量的装备,将被封闭环境外壳的吸收装置吸收到外部电核内部储存。

而这个封闭式环境外留有大量备用转化物质。

如此一来,就能在电核耗光能量前再一次转化。

如此反复,在高能物质耗光前,质能动力炉就能为电核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这看似没多少特别,可考虑到封闭式环境下提升到0.11%的转化率,同时被转化的物资不是泥土这些普通东西,而是特选高能物质。根据提出者预估,他所提出的物资一次转化就能吸收满足一艘母舰十天的能量,或者一个朋族工业区一年的能量消耗。

而更主要的是,这种动力炉只要突破质能炸弹爆炸半径的控制难题,就可以满足体积不大,消耗不高,供能无限的目的。

诱人的前景确保了技术部和社会对其开发的重视程度。

同时,现在掌握在技术部手中的主意识开发模块,更是为其开发提供了近乎金手指般的信心,这才让动力小组在尚未开发出第一个动力炉实体的两个月前,就敢于夸下海口让各组留下余量。

“那么,开始试验吧。”

点头表示理解之后,赤雨将注意力投向了高大的机甲。实验员已经坐如驾驶舱,之前他已经观察过,驾驶舱的设计相比第一代倒是没多大改变,仍然是精神连接控制为主,只不过加强了精神连接的准确性,并减少了过程消耗而已。

“启动准备,输入能量3000n,预计支撑时间3个小时,启动!”

“了解,启动开始,请人员退往安全地带。”

在场大部分研究员都打开出入口进入安全舱,通过舷窗观看实验情况,不过包括赤雨在内的几名幽神级研究员则留在了原地。

对于他们这些幽神而言,这被灵魂级实验员驾驶的原型机甲威胁性并不高,甚至直接爆发战斗的话,对念力使用熟练的众人而言,面对这没有外挂的原型机,幽神胜利的可能性还更高些。

而事实上,此时的试验科目之一,也包括赤雨这位幽神与机甲的直接对战。

这有利于赤雨进一步了解这机甲的优缺点。

于是,在试验了简单的关节活动,高机动、高速、冲撞、结构稳定性等项目之后,换上一身灵活服饰的赤雨站在了机甲面前,而机甲则被实验员控制着,小心翼翼地盯住赤雨,一步步绕着对方移动。

伴随着研究员喊下开战,一大一小两道身影顿时冲撞在了一起。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