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社会文学>孢子物语> 第八十五章 突破束缚:大气层舰队的辉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五章 突破束缚:大气层舰队的辉煌(1 / 2)

 第八十五章突破束缚:大气层舰队的辉煌

==========

事实上对于朋族的大气层作战能力,通过前三次反侵略作战的大家都有所了解,而这次的差别不大,所以战斗细节在历史文献中描述的也不多。

之后总结战役之时,人们提出了四大亮点,分别是:目标追踪、作战范围、作战规模、以及海族表现。

首先是最重要的目标追踪。

此前几次战斗中,对于陨石目标的追踪,都是靠着8051的帮忙甚至于碰运气,这次显然不同。

在最后一个锋芒基地还在坚持炮击时,朋族位于b02航天中心的作战指挥中心,便根据当前虫族陨石基地的下落角度、速度、以及星球引力变动等等因素,很快计算出了对方会坠落的具体地点。

根据这个数据,早早根据天空中陨石基地坠落,已经在高速追踪的三大集群舰队,便迅速确认目标,分散开来向目标地点移动。

这个举动是为了避免被天空坠物误伤。

当陨石基地高度坠入30公里时,事实上已经难以再做出更多的变轨举动。也就是说,其坠落地点以及完全可以确认。

于是,三大集群很快就指挥中心确定的目标点设定移动路线,重新汇聚起来进入战斗状态,并抛弃速度依然比改造后的主力舰队慢上一点的第二代货运综合补给舰和母舰。

整个过程中,朋族大气层舰队的移动方向都是完全对准了虫族陨石基地的。

亮点二的作战范围上。

从前朋族舰队乃至于更前面的地面部队,其作战距离最多都只有一百公里左右。而且,要全球机动的话,更是需要数日赶路。

可伴随着战舰的更新换代,即便是带上货运综合补给舰,现如今的朋族大气层舰队也已经能在21个小时内到达全球任何一个地点;如果抛弃货运补给舰,以纯战舰组成的部队去高速机动,那更是能够达到18个小时实现全球活动……

若是再进一步,因为急切地要求最高速度的话,那么单以舰队中第三代风刃级主力舰组成突击舰队。这时候,朋族的全球机动时间,甚至可以缩减到10个小时。

因为,风刃级是经过前辈经验积累之后,加入诸多新技术的成熟浮空战舰设计。

整个舰身仿佛梭鱼一般,风d-ng实验调整下来之后的外观美丽而优雅,仿佛一件艺术品。仅次于宇宙战斗舰的5号钢材作为舰体骨架和外壳,更是让长达270米的舰身相当稳固,即便浮在空中做出某些高机动动作,也很少出现大幅度摆动。同时,炮塔融合设计,更是让风刃级在高速移动之时,避免了突出的炮塔对气流的影响……

诸如此类的设计,让风刃级在巡航速度上达到了1.5倍音速,高速移动时更是可以达到3倍音速的程度,这已经是第一代末期的战斗机速度标准了。

相比起来,大气层三大集群中只建造了三艘的母舰,其速度也就达到补给舰的水准而已。

此外,由于新一代电核能源采集装置的出现,朋族对于电核的能源转换效率至少提高了11,这使得等量电核储存的情况下,新战舰的能源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

如此一来,才有了朋族战舰的全球机动能力。

对于亮点三,作战规模的问题,事实上有很大的历史因素。

后世记录文献之中,对于其他几个亮点的描述实际上都很少,却意外地着重说明了这一次战斗的规模,特别是大气层舰队的规模。这并非表明这次的规模就比之其他方面的亮点都要重要,而是因为这一次的大气层部队规模,将会成为朋族很长一段时期历史中,大气层舰队规模最庞大的一次。

几乎是自此以后,朋族大气层舰队的规模,就没有再出现过大的跨越。

“就是这样,人们重视且关注变化很大的东西,却对循序渐进的事物容易忽视,这也是证明智慧生物都是m的一个理由吧?”未来某天某个查看朋族记录后的朋人,曾无节c-o地下了这样的定论。

当然,此人随即被旁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本人是个抖m的事实。

话题回归。

这次三大集群的舰队规模在之前已经有过描述,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并无热别,所以不做多言。

而由于有jing确定位虫族的位置,并达成快速抵达目的地的能力,朋族方面并没有让三大舰队分散活动,而是将各个舰队的战斗舰按速度和攻击力,划分成了五只相对平衡的分舰队。

随后,这些分舰队被由远及近地、按照‘尽可能地同时抵达的目标所在地’为目的,划分了攻击地点。

于是之后的战斗中就出现了,有舰队打酱油般飞速越过某个完好却毫无反抗能力的陨石基地,然后冲向更远处的目标的情况。

当天上午11点,各个陨石基地、以及陨石基地的残骸相继坠落在双月星各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