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官员> 第74章 丁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 丁忧(2 / 2)

正德点了点头,“卿家明白就好。”

经过这一短短的交锋,张超立刻明白了正德尽管把心思用在了玩乐上面,但是对于军国大事还是心里有数的,但是张超心中却不由得哂笑道,正德还是嫩了些,竟然想倚靠团营,很快他就会吃苦头的。

只不过张超却来不及看到正德吃苦头的一幕,就在团营精锐出征的第三日,他接到了浙江传来的消息,自己的生母于氏病故。

尽管因为公务繁忙和彼此的尴尬身份,张超与于氏接触很少,但是到了此刻,张超只得一面开始治丧,一面请求丁忧辞职。

兵部尚书张超突然死了母亲,朝廷没了领头的人,又在现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所以张超请求丁忧的奏折刚一呈上,就被正德驳回去了,要求他夺情视事。

此时张超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夺情,要么丁忧,应该说两种情况都可以说得通。张超是兵部尚书,朝廷又在镇压农民n,尽管现在看起来规模不大,但也是有金戈之事,他循例夺情还是可以的。

但是自从前首辅李贤夺情被自己的门生喷了一顿之后,夺情就变得不那么光荣,大明人才济济,缺了谁都没有问题,可是父母缺失独一无二的。

想想未来的大明首辅张居正的下场,张超就明白他没有必要夺情,此时已经考虑清楚的张超,开始询问明海,这个孩子长期在琉球长大,对于夺情丁忧这些当然也知道,但是其中隐含的深意他并不清楚,他只知道夺情了,这官就没办法当了,那岂不是太可惜了。

所以明海有些滑头的说道,“大人,祖母病逝,您是孝子,丁忧是一定要请求的。只是现在北方大乱,您是军机大臣、兵部尚书,还是夺情的好。”

张超拍了拍明海的脑袋,“明海,为父和你想的恰恰相反,为父已经决心丁忧三年。并不是为父多么孝顺,为父也觉得孔夫子丁忧一说是毫无必要的,人总归有死去的那么一天,这是自然规律,子孙没必要搞什么丁忧,只要心里有忧伤痛苦就是了。

为父考虑的是,说是北方大乱,但是叛贼没有攻克一座府城,朝廷惊而不乱,父亲此时回去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除此之外,父亲这两年专权,位置却并不稳固,应该内外有不少敌人,此时正好看一看哪些是敌人,哪些是朋友。

你现在年岁尚轻,一定要记住一点相比于一味前进,有时候适当的后退可能更加有利。”

明海仔细的消化了张超所说,过了好一会,这才问道,“父亲,好不容易您做到了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的位置,现在若是回去,岂不是前功尽弃?”

张超又一次拍了拍爱子的脑袋,“谁说为父会前功尽弃的,这一次为父再教你一条,大丈夫不拘小节。”

就在此时李东阳又上书说朝廷内有叛逆,外有鞑靼为祸边疆,请求朝廷夺情张超。李东阳的上书,张超始料未及,但是这样内有皇帝慰留,外有首辅说话,张超怎么也都可以留下了,更何况谁都知道张超生母一事,似乎有那么一些不堪。

就在此时,一群人见张超似乎有所意动,突然冒了出来,开始说起张超的好话,朝廷怎么能阻止张超尽孝心呢,夺情既违背人伦,也不合礼法,皇帝应该让他回老家守满三年孝。

当然这是好话,坏话就是张超贪恋权位、罔顾礼法。所以刚刚听到这个议论产生,张超就把彭泽请到家中,穿着丧服的张超把众多事务一一跟彭泽交代清楚,然后说道,“彭兄,我这一次丁忧,有你在兵部,并不担忧。但是你要记得一点,河南战事千万不能拖,否则若是刘惠做大,朝廷的麻烦真的就大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明朝小官员》,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