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官员> 第6章刘三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刘三条(2 / 2)

赵先生给刘健出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建议,刘大夏下台在即,需要立刻考虑接班的人选,随着张超意外的出任兵部左侍郎,以前的人选已经不合适了。万一皇帝点了张超,那就麻烦了,所以需要一个张超都没有办法越过的人来担任这个职务。

所以赵先生推荐了林瀚,林瀚是福建人,成化二年进士,翰林出身,资历很深,学历很高,而且林家与张家在福建开海之后,合作的很好,两个人在南京时,又处的相当好。所以刘健只要抬出林瀚,张超无论如何也不会来抢占兵部尚书这个位置。

林瀚当年也是内阁辅臣的有力竞争者,他虽然失败了待在南京,但也是君子们的一员,与刘健等人的政见相似,对于刘健下一步最重要的几个计划只有支持,绝不会反对。

本朝的财政十分混乱,这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动员能力,弘治十一年王越复套,打了才半年,就花掉了几百万两银子,国家就没钱了,还把张超累病了。

所以现在小王子重新崛起,一场大的战役已经不可避免,因此刘健就主张咱们整理一下财政。他提出了几个解决方案,一精兵简政,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削减吃财政饭的人员,目前已经正在进行,而且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整理内承运库,内承运库是太祖皇帝秉持着天下为公的思想设立的,主要用来给官员发薪水,还有各种赏赐等,并不仅仅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库。

可是在弘治晚年,到处乱花钱,因为太监们胡作非为,这个仓库浪费严重,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有多少家底,皇帝不知道,大臣们也不知道,这怎么行?

所以正直的士大夫们决定帮万岁爷好好整理一下内承运库的账目,查一查提领太监有没有贪污,最关键的是,要弄清楚这些年从佐渡金矿运来的金银数量,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自从张超弄出国债之后,从弘治十年开始,朝廷陆续发行了好几期国债,用来整修长城,给皇帝修坟等等。这两年是国债归还的高峰期,此时太仓库已经入不敷出,那么大臣们就想起了内承运库,天下为公呀,圣上。

三撤销皇庄,从成化年间开始,死不要脸的宪宗皇帝就在北直隶弄出了多处皇庄,让太监管理。这些太监贪污勒索百姓,下面的走狗更是无恶不作,所以大臣们觉得这个皇庄就是万恶之源,干脆撤销得了。

先帝虽然圣明,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养着一堆闲人,比如乱花钱没有节制,比如肆意扩大皇庄。那么现在伟大的正德皇帝即位,以刘健为首的大臣们觉得应该为天子好好考虑,改掉这些毛病,所以刘健的主张得到了京中高级官员的大力支持。

事实上刘健内心十分清楚,这就是文臣们利用新君即位,推行圣天子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本质上就是侵销皇权。

从弘治年间开始,对于高级官员的任命,已经开始推行廷推制度,内阁廷推出几个人选,然后让皇帝挑选,此时皇帝已经开始失去直接的人事任免权。

而刘健推行的这三条国策,又开始挖皇帝的财政权,如果一个皇帝同时失去了人事任免权和财政权,那他除了垂拱而治又有什么办法?

所以这三条在弘治在世时,压根没有人敢于提起。但是此时新君即位,刘健觉得也该做一做了,特别是面对这个德行不正的新君。

这个时候张超这个带兵出身的文臣,又即将出任兵部左侍郎,他的立场将举足轻重,因为任何政治斗争到了最后必须仰仗暴力的支持,简单的说,就是枪杆子出政权。

抬出林瀚是一,赶走张超是二,刘健点点头,同意了赵先生的看法。

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