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官员> 第272章 大同世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2章 大同世界(2 / 2)

这一次张超与徐溥谈话的非常的累,后世很多通俗易懂的东西,徐溥可能听都没有听过,他不得不从头普及,从头解释。

很多后世考古获得的论据,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逼的张超不得不说出了殷墟。后世挖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二十世纪了,除了把中国历史往前延伸了几百年,其他的意义并不大。

但是这个时候发掘出来,那就是轰动天下的大事,儒家喊了几千年的三代之治到底是什么样子,可算是见到实物了。对于徐溥这样的儒家信徒而言,三代之治就是一个理想国,如果能见到真相,就算结果不一定如他所愿,那也只能说明圣学是有缺陷的,他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弥补缺点,从而寻找真正的大同世界。

而对于张超而言,获得的结论肯定能确定三代之人用落后的龙骨来记录文字,用青铜来祭祀,陪葬远不如后人,至少说明一点,三代时期生产力落后,即使是贵族也不富庶,那就是一个实证,他张超的理论有铁的依据。

而对于有依据的学说至少也是一家之言,一定有有知识分子愿意去钻研,而这一点对于张超太重要了,到了那时他就会获得王阳明在思想界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先行者。

而张超相信,相对于心学,他的后世思想对士大夫的吸引力更大,因为真正的儒家信徒永远是现实主义者。

这也是徐溥愿意将他与张超的辩论公布于众的原因之一。作为入世的儒家,既然可以与世仇法家融合,可以与道家,佛家融合,又为何容不下张超的学说呢?

更何况,张超也是儒家弟子,他的学说同样是脱胎于儒家,比如他对于义利的看法,比如说他的格物观,这些足以被徐溥所接受。

到最后徐溥问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子卓,按照你的说法,生产力决定统治模式,那么等日后大明有了强大的生产力,你觉得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统治模式呢?“

张超沉吟了一会,先是给徐溥施礼,然后让记录的离开,这才说道,“学生以为,天子当垂拱而治,类似于司礼监锦衣卫东西厂这样的机构根本就不应该存在,甚至就不当有阉人。毁人肢体以供享受,学生以为非义。

天子垂拱而治,朝政可以让贤明的大臣来主持,但是过去是贤臣,现在是贤臣,不代表未来也是贤臣,所以这些贤明的大臣也应该有制约。

学生以为这些大臣应该有任职时间的限制,不能任职太长,这样他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培植私党,最后祸乱天下当然也不能太短,这样贤臣没有时间发挥所长。

在学生看来天下的贤士何其众多,应该精心挑选几百人,成立一个国士院,由他们来群推贤臣,同时决定贤臣的去留。如此天子可安,贤臣也可安心施政,不需要忌讳人言,这样类似于岳武穆这样的悲剧也不会发生。“

徐溥听完沉思了良久,宦海沉浮几十载,在他心中隐隐约约也有天子垂拱而治,把大权交给内阁,是不是天下会更好这样的想法,但是有人用一套完整的理论,来论述出这样的观点,还提供了实施方案,这还是第一次听到,他不由得有些发呆。

当然徐溥对于张超为什么这么慎重,也可以理解。张超所说,简直是大逆不道,没有哪一个皇帝能够接受这样的观点,如果流传出去,鬼知道是什么下场。但是徐溥就是着迷,也许张超所说的就是他们这些人所追求的大同世界。

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