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官员> 第270章 运河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0章 运河谈(2 / 2)

徐溥就发现,在北直隶,现在户部要求不收粮食了,改成收银子了,老百姓看来也省了不少运输的花费,这是一件大好事。

可是具体执行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老百姓手里没有银子,他只能在交税的季节把粮食贱价卖给商人换取白银交税,这样的结果就是老百姓负担并没有减轻,甚至加深了。

另外国家北方收不到粮食,只能通过漕运多从南方运粮,这样的结果是江南也出现了问题,比如说苏州空前的财税压力由来已久,老百姓用尽了各种办法逃税,国家执行力不足,也只能听之任之,能收多少收多少。

面对这样的局面,徐溥也没有办法,只能是能拖就拖,尽量使用循吏,所以他特别重视官员的道德问题,认为只要官员一心为民,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张超来自后世,见识过官员的种种嘴脸,他很是不屑的说道,“读过几本圣贤书,就知道爱国爱民了?徐先生您这是掩耳盗铃,太祖皇帝用严刑峻法都没有办法阻止贪污,更不要说现在了,贪污早就是习以为常。”

徐溥听出了张超的不屑,他微微叹了一口气,“圣明如太祖皇帝都无可奈何,何况老夫这样的凡夫俗子,也只能坚守成法。

官员们多读点圣贤书,心中有畏惧,总比没有底线的胡作非为来的好。

老夫不喜欢你与阉宦交往过密,就是因为彼辈大都是小人,为人做事不择手段。子卓,你才干卓越,你欲追求事功,可以与此辈虚与委蛇,但是你不能被此辈迷惑了内心,要知道你是进士,是士大夫。”

张超非常清楚徐溥这个让步代表着文官集团的最后决定,你可以与太监交往,但是你要记住,你是士大夫集团的一员,别搞错了立场,这个态度事实上非常的严厉。

张超很郑重的站了起来,深施一礼,“学生明白,绝不负阁老所望,学生永远都会记住,学生是进士,是士大夫。”

徐溥也是长出了一口气,这种话说出来基本相当于摊牌,如果张超不接受,那就真的麻烦了,幸好,幸好,此子总算没有让他失望。

徐溥这个时候,脸色红润了一些,他有些高兴的转移了话题说道,

“汝出京前的那几份奏折老夫都拜读过了,确实写的不错。王三原本来对你刚出仕就主事钞关有所异议,但是听完你的几条之后,他就改变了看法,觉得你可以做好这个主事,你要好好珍惜这个出外的机会呀!”

张超则是有些苦恼的把萧敬的要求说了出来,“浒墅关钞关一年收入也就几万两银子,就算增加五成,也不超过十万两,学生自信能够做好。

但是让学生去苏州讨要欠税,这实在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要的少了,朝廷不满意要的多了,吴人不满意,这个分寸确实有些难以把握。苏州是钱粮重镇,要是闹出事情,就是举国震惊。”

徐溥听完也有些担忧,他没想到天子是这样的想法。苏州欠税是开国遗留的历史问题,太祖把苏州的税定得太高,超出了老百姓的接受范围,到现在累计欠税达到几百万钱粮,几乎是苏州好几年的赋税。

所以当地已经习惯了欠税,国家对于这样的财税重镇又不敢乱来,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场博弈。国家控制力强,苏州就多交点税,控制力薄弱,苏州就少交,甚至闹事不交。

这个时候已经是弘治年间,士大夫集团控制政权,苏州人欠税愈发上瘾。可是现在偏偏遇到了黄河大水,皇帝自己都节衣缩食,所以苏州的欠税问题已经是众矢之的。

皇帝有想法让张超去收税也是情理之中,谁让他去年那么厉害搞了那么多钱粮。

徐溥是宜兴人,当地税虽然比不上苏州,但也是出名的高,如果他是一般官员和士绅,他也不赞同朝廷在苏州大力勒索,但是他在内阁处理过国事,知道有什么不得不有所牺牲,毕竟相比于北方九边,苏州很富庶,多承担一些责任也是应该的。

对于张超的苦恼,徐溥感同身受,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两人又聊了一会,张超就告辞离开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