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官员> 第246章 萧敬的方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 萧敬的方法(2 / 2)

弘治当然就立刻同意了,这是这类事情处理的惯例。然后是白昂的奏报,对于内阁的票拟,三个太监都十分同意,确实白昂这事情做的不漂亮,要严厉斥责他,让他说清楚再上报,别总是一惊一乍的。

弘治也很同意,“朕看白昂是徐有贞的门生,又带过兵,想着他治水总还可以,没想到也是这般不用心。萧伴伴,你在南都筹备了那么多钱粮,都交到他的手中,朕很是担忧,是不是换一个人更好一点?“

萧敬也是叹息,只是他也知道用人不疑的道理,所以为白昂说话,“白侍郎是内阁六部精心挑选的,没有正当理由,怎可随意更换?

而且工程已经开工,现在更换钦差,等新人接手,熟悉情况,肯定无法在雨季之前完工。

所以奴婢以为,还是严厉斥责一番,让白昂戴罪立功更好一点。“

弘治点点头,这个时候确实不可以乱动。想了想,又问道,“张超的建议你们怎么看?“

萧敬跟张超最熟悉,所以三个太监互相看了看,还得他来回话,“奴婢以为张超所言很有道理。那么多的地不管是用来种粮,还是用来植棉,似乎都比养马实惠的多。

蒋琮去年尝试着在江北植棉,然后织布,那些地比往年多上缴了一倍。用来养马,实在太可惜了。“

萧敬说完,还意犹未尽的用舌头舔了舔,他这次汇报也是打了埋伏的,事实上是多出了三倍多,因此他和张超以及南京这些人早就商量好了,今年一定要扩大规模。

所以对于张超这个提议,他是举双手赞成,毕竟两淮的官地大部分是在太仆寺手中,如果能从中要一部分过来,都是大赚特赚。

弘治想了想,有些头疼,他有些犹豫的说道,“徐先生说的也在理,国家多事之秋,还是镇之以静的好。”

萧敬与覃昌李荣对了对眼神,李荣就站了出来,有些抱怨的说道,“但是徐先生弄不来钱呀,万一如白昂所言要开月河,内库是真的没钱了。”

弘治听这么一说,又有些摇摆,这个时候萧敬就出了个主意,“既然卖不好,维持现状也不行,何不出租?”

弘治一愣,萧敬接着解释道,“可以若干年为期,把一部分官地租给那些植棉的商人,这样获得的租金虽然不如卖地的钱,但也会有不少。

另外内廷也可以扩大规模,等到秋后收益必然也会大增。如此两管齐下,或可解决部分钱粮。“

弘治一听,这个主意不错,只是那些牧场就不得不减少规模了,萧敬这个时候又给皇帝出了个主意,

“可以让那些商人以牛马折为部分租金。奴婢说句不该说的,那些商人提供的牛马也许会比太仆寺养的还要多,还要好。”

弘治听完之后,脸色顿变,显然南京太仆寺官员做事不给力已经到了人怒天怨的地步,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商人就是比朝廷做的好,真是让人无奈的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