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官员> 第244章 倪岳问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4章 倪岳问策(1 / 2)

 既然刘吉召见过张超,那为什么这个时候三位阁老要避嫌呢?这是因为年后弘治三年的会试就算是正式拉开了帷幕,朝廷高官的一举一动此时都很受关注,所以没必要的麻烦还是少招惹的好。

倪岳接到内阁的指令后,想了想,就请来了于谦的女婿锦衣卫指挥使朱骥,二人一起召见张超,既是认亲,也是一个见证。

张超没有主动去拜见这两位也是有原因的。一来他身份尴尬,要是急哄哄的上门认亲,对方万一不承认,那他这个大名士就尴尬了,当然这种可能性很但也不得不防。

二来给于谦请谥号,他要首先上书,如果拜见时不提及这件事肯定不可能,但是要是提及了万一这两位不赞成,他可怎么办?

所以他索性谁也不拜见,等着他们召见,果然这一天很快就到了。

张超在去往倪岳家中时,想想这两位的身份就觉得挺有意思的。

朱骥是锦衣卫世家,这样的身份竟然能娶到一个进士的女儿,而且没有引起世人的议论,可见明朝初期文武地位是相当的,也可见文官现在地位的来之不易。

倪岳则是本朝一流的文臣,据说他出生时,父亲正在祭祀北岳恒山,他的母亲梦到有红衣神人进门,然后生了他,因此取名岳。

倪岳是李东阳的好朋友,也是著名的诗人,而且这个人八股水平非常高,二十出头就考中进士,成了翰林。

倪岳的父亲倪谦也同样是翰林出身,所以他们父子是真正的父子双翰林。

倪谦虽然最后官当的很大,但是这个人实际上官运非常坎坷,几次丢官,又几次爬了起来,甚至被人诬陷,跟于冕在龙门做了好几年邻居,要不然这两家也不会结亲。

那么倪谦为什么几次被打倒又翻身了呢,也是因为倪谦在内廷有朋友,他是成化年间的司礼监太监黄赐这些人的老师,所以总是有人给他说好话。

但是在内廷有朋友,既是好事又是坏事,等到黄赐老娘死的时候,倪岳就麻烦了。

为了还当年的恩情,贵为翰林的他不得不穿着丧服亲自给老太太送葬,这下子士林清流这些人就不干了,说什么的都有,倪岳也不辩解,所以明白的人都很佩服他。

张超一路过来一路想着这两位长辈时,他们同样在谈论这个便宜晚辈。

所谓英雄不问出身,现在张超成了于冕的外孙,他们两位也很认可。

当谈到张超这位产妇之友时,倪岳有些哀伤的说道,“要是张超早生十余年就好了,这样卢氏母子也不会早早的离开我,只剩下我一个人孤苦伶仃,终日思念。”

朱骥叹息的说道,“舜咨老弟,你还不到五十,现在再续娶或者纳上一个女子,还是可以生子的。

当年岳丈虽然年不过五十,就不再娶亲纳妾,但他毕竟有景谦为后,你这样一个人无人照顾,又无子女,实在不妥呀!”

倪岳摇摇头,叹息道,“知音难求呀,还是算了。再说我体力已衰,何必拖累别人。

我准备立霖儿为后,让他承继我的香火。”

听倪岳这么说话,显然他已经拿定了主意,朱骥也不好再相劝。

不一会,张超就进门了,见一个头发有些发白的中年人坐在主位,另一个已过花甲的老人坐在主宾位,他就立刻认出了两人的身份,所以赶紧行礼。

两人坦然受了张超的大礼后,朱骥是军人,岁数也大,所以毫不客气的问道,

“张超,你既然已经与景谦相认,为甚到京这些日子却不来主动拜见我们,这是何道理?”

张超知道,这件事情不说清楚,估计两人心里会总有个疙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