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官员> 第166章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章不为良相,便为良医(2 / 2)

年前那段时光张超确实很忙,他需要确定印刷需要的纸张,油墨和印刷机的厂家,另外还有人员安排。丁淳有了祝枝山以后,宣传干的更加出色,他很放心,当然就没有去管。

从目前的宣传进展来看,永乐大典出版用到的纸张将十分惊人,他对纸张质量要求也高,这样一来就需要仔细的挑选纸张厂家。

这又是一个五年计划,对于这样的超级大肥肉,感兴趣的纸商肯定非常多。不断有人递话过来,让他考虑某一个商人。

思考再三,他决定实行投标制度。他以五百套永乐大典用纸量为总数,精心制作了一个标书范本,要求各家纸商以这个范本为模板,根据自家的情况填写,另外投标需要有保证金。等收到标书后,印书局将考察各家纸厂的实际情况,然后挑选出合适的供应商。

这些纸商拿到标书顿时傻了眼,没见过规定的这么详细的,连生产能力,如何扩产,都需要有个详细计划,一切还都需要用数字说清楚,这可太难为人了。

这些人本来以为喝几顿酒,然后红包给足,印书局挑选几个商人,大家一起发财,多么简单呀,哪能想到他会出这样的幺蛾子。

这些人都不简单,抱怨很快就传到了谢祭酒耳中,张超不得不认真解释了一下。这是一件文坛盛世,他是小心谨慎,千方百计,尽量在印刷前减少问题出现的概率。

通过标书,把印书局应该做的和商人们该做的都规定清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万一遇到问题,也不会影响了大事。

谢铎仔细翻看着标书,其中有些不理解的地方也一一问清楚,等张超解释完全,谢铎点点头,

“子卓,你的想法很好,做的也细致,你不要顾及他人,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万事有老夫担着。”

张超这回是真的感激了不得了,深施一礼,做事情的人就喜欢遇到这样的上司,会省不小心。

谢铎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不知道他是如何说服南京的众官员的,反正从此之后,这些纸商也不敢在咋呼,只得老老实实按照标书的要求来准备。

张超也投桃报李,对于标书他们不理解的地方认真加以解释,尽可能的让所有人都满意。这样一来大家都满意了,张超就苦了,手下能用的人也少,很多时候不得不亲自出马,搞得他是焦头烂额。

张超估计用纸是超过十万两的大生意,利润相当可观。他就点拨了一下蒋琮和徐用宿,让他们也想办法参与进来,但是不要仗势欺人,要按照规矩做事,这样才会减少争议,士大夫也没有话说。

蒋琮自从见识到张超的本事后,一直追着他不放,这会总算张超开口了,自然一切听从他的安排。太监们掌握的资源实在太多了,他们就有专门负责供应朝廷的纸厂,纸张的质量很不错,就是管理差点,只要扩张一番,加强管理,就可以提供很不错的用纸。

徐用宿则不然,他虽然对收益很动心,但是却没有心思去正儿八经的经营一个纸厂,张超摇摇头,这个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反而是平江伯陈锐的三儿子,也是国子监的监生陈豹很有兴趣,张超十分配合,就详细解释了一番,两人聊得很投机。

原来平江伯世代负责漕运,陈豹在运河边长大,对商业并不陌生,他见张超所说的纸厂确实很有赚头,就有意参与进来,而且说得头头是道,让张超很是刮目相看,谁说勋贵都是是纨绔子弟,明显是没有用对地方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