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官员> 第165章 祝允明定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5章 祝允明定书(2 / 2)

两人进入会所,祝枝山就享受到第二级水准的待遇,作为声名远播的才子,他得到了一张银卡,享受消费免半的待遇。

祝枝山抚摸着银卡,相当满意,就与丁淳热切的交流起来。要论起文学水平,祝枝山是滔滔不绝,旁征博引,丁淳就有点招架不住了。

但是丁淳跟着张超久了,张超的歪理邪说也知道了不少,所以决定开辟新战场,掌握话语的主动权,要跟他讨论历史。

张超字写得还好,能见人,但是写诗作词就差了不少,也不愿意献丑。遇到这样的局面,他就喜欢往历史上引。

与时人看史书关注达官贵人的活动不同,当代历史喜欢从经济,地理等各种角度综合分析,所以张超的历史观点往往就比较奇特,但是却能自圆其说。

也不知道怎么歪了题,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魏晋的名士之风。祝枝山就有些羡慕魏晋时期文人的名士风流,潇洒不羁。

丁淳就现学现卖,把张超那里学来的历史观点搬运出来,大大批判了一番魏晋风度。

说汉人的天下岌岌可危,北方胡人肆虐,这些人不想着为国效力,一个个整天躲起来空谈,都是废物,亡国魁首。

后人一定要警惕这样的局面,一旦文人士大夫出现空谈,并引以为荣,国家社稷就要出问题了。

这样一番话可把祝枝山震的不清,这个时候,他还是孜孜不倦于科举考试,思想也是积极入世的儒家观念。所以对魏晋风骨的欣赏只是在出现不顺,需要逃避现实时才会流露出来。

可是丁淳的说法又很有道理,他也没有办法驳斥,就继续寻根问底。这样一来,丁淳那点本事就不够用了,这个时候祝枝山也大概看得出来这位丁秀才也是转述别人的看法,就试探的问道,

“丁兄,我看你观点十分奇特,但似乎也有些不求甚解?”

丁淳老脸一红,不得不交代,“让祝兄见笑了,我与张兄交好,很多观点都是从他那里听来的,所以细节处往往就一知半解。”

“张兄,莫非就是印书局的张帮办?”

“正是他,张兄现在忙的不可开交。所以这些天一直是我待在印书局,接待四方的客人。”

“原来如此,我这次过来也想会一会张帮办,好好探讨一下学问,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可以,但是现在看来,来的很不是时候呀。”

丁秀才脸色突然变得很奇怪,忍不住笑着说道,

“祝兄,你有所不知,你要跟张兄探讨八股时文,那是没有问题。但是你要谈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那你可找错人了。除了书法尚可,其他七样,他是一概不通。

张兄一天到晚,除了四书五经,八股时文,就是钻研算术医药什么的,非常的与众不同,要不然也不会弄出神药呀!”

祝枝山长大了嘴巴,这样的才子,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也算是才子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