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官员> 第105章 南京国子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5章 南京国子监(2 / 2)

次日一早,超哥就带着书童保哥,家英,顺礼另外还有看热闹的丁秀才一起去国子监。妻兄王举则留在客栈照顾着小妹一行人。

与北京东富西贵东富西贵南贱北贫不同,南京城有自己独特的区域风格。

从大中桥向西,经淮清桥到三山街斗门桥以西,再到三山门,向北经仓巷到冶城,折向东到内桥、中正街,这一片区域,属于城西。这里的东西两端,是内外秦淮河交会的地区,来自全国各地走水路的货物,都要从这里进出南京。

由于商业发达,这里还聚集了不少管理市场的役吏和各类经纪人,他们大多手脚麻利、头脑好使,很善于和人打交道。这一带的居民,长时间受到商业气息的熏染,很是精明能干,同时也把利益看得很重。

超哥住在城西的客栈,国子监在城北。从笪桥(在今评事街北端)向北,经冶城转到北门桥、鼓楼以东,包住成贤街继续向南,到西华门,这一片区域,就是城北所在。

这里有国子监,生活着许多监生。同时也有很多武官住在这里,享受着文气的熏陶,所以此地堪称文武双全。这里没什么娱乐场所,也没什么像样的人文景观,生活方式简单,民风淳朴。

李启思是读书人,他当然知道读书人需要一个好环境。所以他帮超哥挑选的新房也在这边,超哥一路走过,很是满意此地的环境。

国子监北及鸡笼山,西至进香河,南临珍珠桥,东达小营,覆盖今天成贤街两侧东南大学及周边地区,鼎盛时期,建有四座牌楼,故得名四牌楼。

太宗北迁后,南京国子监称南雍,国子监鼎盛时期,有来自国内外近万名监生吃住在这里,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

国子监的课程主要是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监生每天的功课就是听讲、背书、写字,如果完不成任务或达不到指标要受惩罚。

同时学规的约束也很严格,甚至有监生为此被凌迟砍头,好不凄惨,每个月也只有初一、十五两个休息日。

另外国子监学制是四年,但真正能在四年内完成学业的人不多。大部分监生需十年以上才能取得出身。

所以这是一种严苛的,违反人性的制度。在国初没有科举,监生官运很好的时候,监生们为了当官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现如今早就恢复了科举,另外纳粟入贡制度的执行,导致监生质量下降,风气更是不好,所以国子监地位就一落千丈,以至于像超哥这样的监生,也必须参加科举才能得到一个好官位。

超哥走在这特殊的大学中,发现此时的监生都活的十分潇洒,心下大定。要是完全按照太祖的制度来,那可不好过,也影响他在南京的安排呀。

不过他想的太简单了,等他找到博士厅,也就是国子监的教学管理机构报名加销假。办事的学正看到他的名字,然后又仔细对照了他提供的入学资质,深深看了他一眼,就扭头入内报告了。

过了一会,这个学正风风火火的跑了出来,对着超哥喊道,“监生张超,谢祭酒让你入见,快些随我前去。”

超哥顿时愣住了,我来报名销假,怎么惹出校长来了?要知道在前世,超哥只是远远模模糊糊的见到校长演讲,校长是那么随便让你见到的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