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官员> 第四十六章 封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六章 封赏(1 / 2)

 相对于宋知府的顺利升官,李太爷就有点麻烦了。

在这除旧迎新的弘治元年,官场大洗牌。很多成化年间被无耻的万安等人打压或者看他们不惯索性找理由回家休养的大臣陆陆续续的复出了。比如博通经史,才华横溢却又刚正不阿的谢学士就复出了,因为名气太大,刚一复出就被超擢为南京国子监祭酒。

但是李永宁又不是清流出身,当年离开官场的原因也不甚光彩,现如今靠着一个牛痘就想复出,怎么能不让众多清流人士不满呢?

事实就是远离朝野十年给李永宁带来的伤害很大,跟李太爷同科的官员基本已经老朽,而且朝廷上的聪明人很多,虽然大家不会公开质疑,但是心里都有一杆秤。

所以反对的官员挑出来一大堆理由,就是不愿意让他复出,潜意识也有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占了别人就少了。

幸运的是,李太爷找对了人,本来应该龟缩起来,委屈求全的首辅刘棉花,因为牛痘大翻身,让朝野上下见识到了他的真本事,一下子地位稳固起来。

刘阁老需要让人明白他已经咸鱼翻身,地位稳固,就坚持一定要起复李永宁,并且还要重用。

徐溥为人忠直,不愿意为人奸猾,一味媚上的刘吉势力上升,而且他觉得当年刘永宁下岗的原因不是太好,怕他复出祸害老百姓,就不愿意起复他,实在挡不住也只愿意给一些闲职,反正再当老百姓的父母官是别想了。

看事情有点僵持不下,此时正在纂修《宪宗实录》的翰林侍讲学士李东阳就给徐溥出了个主意。

既然李前知府能够发现牛痘的奥秘,可见对养马养牛还是有点见识的,那就起复他做南京太仆寺少卿好了,也是四品官,正好人尽其才。

南京太仆寺主管南直隶九府三州六十八县的马政,也兼管养牛,这可是关系国防和国计民生的重大工作,正好符合首辅大人重用李永宁的本意,想必首辅刘大人也会满意。

南京太仆寺就是一个大号的弼马温,虽然名义上是小九卿,但是在官场实际地位很低。又仅仅是个副职,只需要在两位少卿后面再添一个,也不会祸害老百姓。最关键的是能够堵住刘吉的嘴,徐溥觉得李东阳这个主意很好。

次日,内阁会议上,徐溥这个建议一出,就得到了刘健的支持,刘吉被打的措手不及,吃了个哑巴亏,也无可奈何,这个建议就顺利票拟了。

刘吉吃了个哑巴亏,他也知道徐溥没有那份急智,事后当然打听是谁出的主意。

知道是长得比较丑,喜欢说笑话的李东阳的建议,刘吉哈哈一笑,这个爱说笑话的李十八现如今也长进了不少。就这样在翰林院待岗将近二十年的李东阳在朝廷大佬那里就有了强烈的印象。

实际上,李永宁又不是刘吉的什么亲人,也不是亲信,他能不能复出,能做到多大的官,刘吉才不关心呢。

他需要表明一个态度,我刘吉不是你徐溥的牵线木偶,是堂堂正正的大明首辅,你们清流要尊重我的意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