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官员> 第二十四章 内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内阁(2 / 2)

一封奏折来到内阁,真相与奏折所报往往是两码事,辅臣如果没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就容易被蒙蔽。

这个时候就需要辅臣从奏折的字里行间分析得出结论,而不是简单的镇之以静,一切依照以前的经验。否则,国家不断提高内阁地位的意义何在?

弘治元年一月,刚刚建元的天子在新年的第一封诏书中隆重宣布,庐江府种痘的有关事项。

并且宣布由南京守备太监蒋琮,户部侍郎叶淇,太医院判刘文泰会同凤阳巡抚丘鼐组成联合考察组考察牛痘事宜,如果一切顺利将由朝廷组织,在天下种痘,以预防痘疮。

这份诏书几乎是官方公开承认了牛痘的作用,顿时整个京师就轰动起来,然后迅速传遍全国,举国哗然。

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上书天子,称赞天子的恩德,并请求早日种痘。

当联合考察组来到庐州,已经是临近初春了。忙碌了整整一个冬天的超哥终于可以好好歇一歇了。

这段时间,他太忙了,也就是冬至上了一下坟,甚至连春节都没顾上休息,还是小妹带着栓儿过来才见了一面。

种痘必须的材料不够,需要购买;种痘的人才奇缺,需要紧急培养;各地种痘的统计数据,需要整理;经手的账目流水,需要审核。

可以这么说,通过种痘的考验,超哥锻炼出一只十分精干的队伍。财务,采购,销售,运输,一应俱全。

所以当考察组到来的时候,超哥交出来一份条理清晰,数据准确的报告。

报告详细记录了痘苗的生产,运输,储存;接种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以及处理方案;需要的材料详单,经费,人员的培养,一应俱全。

超哥通篇按照后世报告的风格,以数据说话,非常有说服力。让人印刷了几十份,分别交给考察组,府县衙门,李家以及种痘社主要人员。

守备太监蒋琮是内书房出身,看着厚厚一,说道,“杂家在宫中多年,天子的内库也做不到这般条纲清楚,数目明确。此书是何人所为?”

叶侍郎说道,“就是那舍身种痘的张秀才所作。他组建了一个种痘社,依靠民间馈赠,免费为庐江府上下种痘,竟然让他给做成了。庐江府上下除了偏远山区基本都种上了痘,官府坐享其成即可。”

丘巡抚笑着道,“宋知府真是好福气。我等诸人运气也不错,有了此书,就可以返京交差了,倒是轻松不少”

叶侍郎也赞叹道,“确实如此,赤子之心,尽在此书。老夫当上书为他请功。”

蒋太监却是有点不满意,太监都爱钱,免费太讨厌了。说道,“这种痘哪般都好,就是免费不好,虽然有地方捐赠,却是让朝廷为难。”

叶侍郎是户部侍郎,管着大明的钱袋子,“却是如此,朝廷也不宽裕。或可令各地学习种痘社,再将此书刊印天下,令各地照做即可。”

丘侍郎久在地方,知道地方的吃相,蚊子腿都能扣出油来,“”只恐地方乱来,有负天子圣恩。”

众人商议了一会,最后只好矛盾上交,让中枢去想办法。

太医判刘文泰这些天也忙的不轻。超哥的种痘社在各县设有临时医院,免费照料各种严重程度深浅不一的并发症患者。

他每个医院都跑了一趟,跟超哥报告再一对照,他就得出结论牛痘的安全性确实很好,必须迅速推广。

考察组来的快,回去的更快。黄大夫和种痘的一群人也随行,本来还想带上超哥,但被他拒绝了,自己可以做的能做的,那本报告都写好了,没必要去北京。再说他还没有整合种痘社呢?现在去,岂不是前功尽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