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朕不吃这一套> 第27章 唐伯虎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章 唐伯虎来了(2 / 2)

先看看第一版。

哇擦,这篇文章谁写的?哦,朱寿。

《骗廷杖》,这题目,如此大胆。

唐寅看下去,越看越心惊,

这篇文章,说的是一些大臣不知道务实做实事,整天就会务虚。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打嘴仗,为反对而反对,标新立异,博取虚名。不关心百姓疾苦,只想个人青史留名。

不少时候甚至故意顶撞皇上,动不动就玩儿什么死谏的把戏,故意激怒皇上,让皇上打他。

挨打之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到处炫耀,博取虚名,此为骗廷杖云云。

说得好啊,不少文臣不就是这干的么?简直一针见血,鞭辟入里。

这个朱寿是何人?竟然如此大胆,写出如此辛辣的文章,还能上达天听。

此为同道之人,倒是想结交一番。

再看下去,都是大明最近发生的一些大事。

比如北边小王子犯边,掳掠边民二百余人。烧毁房屋一百五十余间,抢走牛马猪羊二百三十头许。

还有倭寇作乱,西南土司作乱,陕西流民生活无着,聚啸山林等等。

第二版,是工、农方面的消息。

有去年陕西大旱,云南一个月大雨,漕运堵塞的消息,还有湖北种植玉米成功,甚至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玉米的来源、产量。

在这篇文章的后面,还写了另外两种作物,番薯和马铃薯。

说是亩产数千斤,可惜目前大明还没有这两种作物。否则的话,一亩数千斤,便是大灾之年,一家人也能度过灾难云云。

第三版,有关于科举的消息,国子监,太常寺的消息,还有太医院的一些常见药方,如何防治疫病之类的小文章。

文章虽然不长,但都言之有物。

第四版,唐寅最为熟悉,这是副刊,都是文章、诗词,还有两幅画。

其中篇幅最长的是一篇话本小说,名叫《天子微服私访记》,用白话文写的。

写的是一个叫做日月国的皇帝,喜欢微服私访,看见勋贵家的恶仆狗仗人势,欺负良民,就仗义出手,惩罚恶仆和勋贵的故事。

明眼人一看,这个日月国,指的就是大明。大明的勋贵纵容甚至指使奴仆作恶,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这个还是第一回,说是连载,还有下回分解。

作者竟然还是朱寿。

这个朱寿还有一首《临江仙》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好词啊,绝妙好词,大家之作。

竟然又是这个朱寿所做,这个朱寿,究竟何许人也?

唐寅把朱寿的事情暂时抛到一边,最琢磨起眼前的事情。

这个什么大明时报,跟邸报有些相似,但是又有更多不同。

文章更多,篇幅也更为详尽,不仅仅有朝廷官场的消息,还有很多农、工、商、学、医的消息。

后面的第四版副刊,显然都是文人作品。

这种体例,倒是第一次见到。

这个报纸,写的是创刊号,第一期,看来今后还有。

《骗廷杖》一文,显然是讥讽朝臣的。这种文章,只能私下写写,甚至都不敢传看。

若是被人举报到了有司,怕是要吃官司。但是这个大明时报,竟敢明目张胆印刷出来。

这个报纸,谁编撰的?谁印刷的?

莫非皇上怀疑是我干的?

冤枉啊,我虽然也骂过皇上是昏君,但那只是自己一个人暗地里骂的,从未跟别人说过,便是锦衣卫也不可能知道啊。

就在唐寅心神不定的时候,突然声音响起。

“皇上驾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