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成为北屿市三年来唯一的理科女状元这事,让程若绪感到意外,却并没有惊喜。心里闷闷的,莫名空出一块,总感觉有哪里不对。
当她站在一中高考成绩公布栏时,这股空虚感的来由找到了答案。
自己的名字挂在排名表的第一行,备注用喜庆的红色写着“全省第三,全市第一”。林稚紧跟在后面,比若绪少十分,全市第三,同样是引人瞩目的存在。
目光顺着排名往下滑,扫过好几张成绩表,终于在第九页找到了江予,以及那不算起眼的“521分”。
若绪盯着这分数,有片刻怔忡。
旁边有两个女生讨论起了高考成绩。
“才511,连一本都上不了吧,我完蛋了。”
“家里怎么说?”旁边的人问。
“没说什么,反正我不打算再战,也许能上什么学校就报吧。”
“看开点。你不是一直挺喜欢江予吗。他分数就比你多十分,说不定还能和你去同一所学校呢。”
“想多了,人家会复读的。”
“复读?”
“你没听说吗,他最后一门英语没考。”
“没考?!”话音突然拔高了几个调,“一门缺考最后分数五百多?他什么时候成绩这么好了?”
“我哪知道呀。”
“他为什么缺考?”
“可能当时脑子抽了吧。”
程若绪在原地站了很久。
隔天,若绪准备去参加学校组织的高考经验交流会,临行前,恰好听见母亲冯佳薇在跟父亲聊天。
“若绪现在成为我们这片的名人了,前天我在外头的生鲜超市买水果,老板娘还问我市理科状元是不是我女儿。”
“咱小女儿这么漂亮优秀,出名是应该的。”父亲程文晋笑呵呵的。
“看到这样的成绩,我总算舒坦了一点。高考还没放榜那会儿,陈淑华天天在外边跟人说,她们家璐璐估分估了六百七,比若绪多了十几分,还说很多成绩好的平时看着不错,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其实是心理素质不行。她女儿心理素质像她,什么时候都稳得住。结果高考成绩出来,她女儿考了六百五十多,她这星期都不出门散步了。”
程文晋无奈地叹了口气:“你们女人就是喜欢比,连女儿也要比。”
若绪在一旁,全程不参与。程文晋突然想起什么,叫住她:“若绪,程俊杨最近给你打电话没有?”
程俊杨是长若绪六岁的亲哥,当初不顾父母的反对,出国学艺术设计,毕业以后在纽约一家时尚公司工作。因为出国和选专业的事,跟父母关系闹得很僵,平时跟家里联络得并不频繁。
若绪道:“打了。”
高考后和成绩出来后,程俊杨都跟她有联系过。
“他说什么了?”程文晋问。
若绪回忆起程俊杨在电话里说过的话。其实她跟这个哥哥并不亲近,程俊杨很小就送去读寄宿学校,若绪平时住在奶奶家,兄妹俩一年都见不上几次面。可这一回,他难得地语重心长告诉她,选专业这事上,一定不要随便听父母的。
她想了想,并没有说出实情:“没说什么,就问我打算报什么学校和专业。”
程文晋感叹:“那臭小子,都多久没给我和你妈打电话了。”
程若绪笑了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安慰。
程文晋见若绪走到玄关处换鞋,又问:“准备出门呢。”
“嗯,学校那边得去一趟。”她道,“对了,晚上会晚点回来。”
“有事?”
“和同学一起吃个饭。”
高考经验交流会傍晚才结束,一同参加的几个朋友组了饭局。饭后,有人提议去唱k,若绪和家里报备了一声,也参加了后续的活动。
晚上九点半,ktv里灯光昏暗,正是朋友们唱得最嗨的时候。有人点了啤酒,若绪喝了半杯,人是清醒的,脸颊却隐隐发烫。
在场的几个男生喝得很凶。若绪坐在一旁,看他们玩起了游戏。
突然间,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
若绪低头,看见屏幕上的名字,表情一愣。
走出包间,周围的声音消停了一些,她终于听清楚了对面传来的男声。
是江予。
她不知道江予为什么给她打电话。脑海里突然想起半个月前的某个晚上,也是这个时间,她给他打电话,接听的人却是他女朋友。
“找我有事?”若绪问。
“我醉了。”那头的人开门见山。
“嗯?”
“你来接我,现在。”
江予说话时,用的是祈使句。微微低沉的男声带着温柔的穿透力,轻轻敲入耳膜。
若绪觉得自己一定也是喝醉了,才会答应他。
外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下起了暴雨,夜色被淋得雾蒙蒙一片。若绪的伞不大,风把雨水一个劲儿地往里边吹。光是等车的这段时间,若绪的头发和衣服便湿了一大半。
因为突如其来的暴雨,路况很差。赶到江予所在的地方,已经是十点过一刻。
酒店在闹市区,头顶的灯牌写着炫目的“苏荷酒吧”四个字。大约是半年前,刚成年的江予和几个朋友盘下这家店,改名“苏荷”,成为这里的老板之一。
而对于若绪,这却是只存在于传闻中的地方。
推开酒吧的门,光线昏暗下来。耳边充斥着不知道名字的英文歌,五彩斑斓的光影在眼前变幻莫测。若绪有轻微近视,也许是没戴眼镜的缘故,周遭的事物看得不太真切。
她缓步前行,摸索着走过一条暗窄的过道,旁边的卡座不时有人投来探寻的目光。
走了一会儿,她掏出手机,打去电话。
“你到底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