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我真没想成为她的世界啊> 113.夏天,十九岁的肖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3.夏天,十九岁的肖像(1 / 2)

 “有道理,live版也有着live版的特色。”

元殊回复道,那自己在初高中时候在手机里听到的那些歌唱声音独特还有点奇怪的调调,应该就是所谓的live版了。

······

“这个《匆匆那年》没有《我希望》好听,听着前奏曲太悲凉了。”

不一会儿,唐伊梦发来消息。

“电影更悲凉,而且这个歌是大提琴拉的,很低沉。”

元殊说道,虽然他没有看这部电影,但是通过一些其他渠道的视频青年也能可见一斑,说实话,他不反对青春片悲凉低沉,但是整个部电影都是这样的格调就太难受了,其实多一些电视剧《匆匆那年》那种阳光美好又带着淡淡的忧伤和悲凉的效果是最完美的。

用里的话说,电影版就是没有太大的爽点,你能想到的第一印象就是悲伤,伤感和凄凉这些字眼,催泪是有的,但这也是唯一一个优点了。

而电视剧版就不一样了,你能看到赵烨为兄弟出气的热血,也能看到他被带走的时候的那种不甘和悲惨,还有宋宁骂醒赵烨时候的感动,以及乔燃的内敛和方茴那淡淡的忧伤。

当然了,一千个观众一千个莎士比亚,元殊也不是非要踩着电影版去捧电视剧版,一个是先入为主,一个就是确实青年觉得电视剧版比电影版好看。

若是换做其他,可能是看了电影版就不喜欢电视剧版了,但是《匆匆那年》是个例外,元殊觉得这部剧在他眼里完全是看了电影版更喜欢看电视剧版,无关先后顺序。

“是啊···怎么世界上有这么冰凉的曲子···一点也不青春。”

唐伊梦同感的点了点头,老实说她不是一个很丧种超自然超能力现象包裹着离奇犯罪和人性道德的写作手法特别能引起元殊这种有着淡淡猎奇心理的青年的共鸣。

当然了,这并不代表青年就是一个潜藏在人类社会当中的一个超级变态,毕竟,是个人都会对未知的东西充斥着憧憬和向往,他们也想知道这个神秘的事物到底是何方神圣,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或者物,才可以完成如此令人胆寒畏惧的恐怖作案手法。

就比如《眩晕》,这是元殊在上高中的时候看的,整的剧情就犹如书名一般令人在看的时候感到‘头晕目眩’,读到一半的时候,元殊都快以为世界真的像三崎陶太所看到的那样,太阳是黯淡无光,房屋是破败不堪,而公路也是支离破碎,就连海岛上的高塔也凭空消失,而丛林中恐龙横行出没,甚至连行人都变成了兽头人身的怪物。

可是在御手洗洁出现并推理破案后,元殊才有了一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通透感,原来一切的一切,不过只是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人类畸形等因素,并没有什么世界末日,也没有什么恐龙出没,更没有行人变成兽头人身的模样。

就像《黑暗坡食人树》是在讽刺江户时代的黑暗一般,《眩晕》也是在讽刺环境污染,即便有很多细节元殊现在已经记不得了,但是只要提到书名而展开回忆的时候,他依然会浑身瑟瑟发抖并感到不寒而栗,毕竟那种离奇的恐怖,是真真正正印刻在骨子里的。

青年其实不是个特别喜欢恐怖灵异类和影视剧的人,但岛田的这种风格和内容是他完全可以在接受范围内的,这些推理和那些主打恐怖灵异的完全不一样,这些故事是有着它自己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单单是看着吓人,更多的,还是想要传达给读者很多不一样的有意义的信息。

如果不是高中时候于报刊亭搜罗推理方面故事和,元殊或许一辈子都不知道岛田庄司是谁,诚然阿加莎,柯南道尔,爱伦坡等推理家在世界上都享有着极高的声誉,但青年还是更喜欢岛田庄司的作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