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一妃难求> 第二百二十七节 吃空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七节 吃空饷(1 / 2)

 啪。

房内细小的响动,令谈话者之一警觉:“什么声音?”

“有吗?”另一人则沉浸于闲聊之中,浑然不觉有异。

东宫大汗淋漓,单手抓住刚才被他碰到的书架。呼,还好他眼疾手快,在书架翻倒前抓牢了一根支杆!

窗外传来人声:“大概是听错了,走吧。”

东宫松了口气。

—刚才她们说的,四姑娘到宫里过夜?

这个过夜,是留宿在皇宫的意思?还是……

此时,书架上,不与线装本放在同一层的竹简,因为书架本身的倾斜,往着另一头慢慢舒展开来。

只听哗啦啦一阵脆响。绣简滚落地!

“么人!”——

---——--——

“四姑娘。为何坐难安?”

帛阳并看向坐在侧位地秦。他故弄玄虚地问了一句。再从安小璃那里取来擦拭手指地巾帕。

“坐立不安倒是没有。”秦回答。“只是想着原来陛下都在这样狭窄地偏阁里用膳。那学生说地话。就不尽是实情了。”

“什么话?”

原本想给秦施压,不料却被对方勾起了兴味,帛阳询问一声之后,察觉自己输了一阵,不由暗暗取笑自己的沉不住气。

秦放下碗筷,正色道:“是这样,陛下,有人传言,宫内三千女侍,五千内侍,宫外五千皇卫师城内上万差役……陛下的日子,过得是逍遥至极,全然不顾赋税是否养得起。”

帛阳听了,并未动怒。

他说:“前半是胡扯,后面倒是转回来替朕着想了。”

是替朝廷着想。

不过帛阳跟东宫他们不同于朝中看法和自己的意愿,他潜意识里是将两者统一起来的,也就是说,他即代表了国家。追究原因的话,大概是因为他还没吃过多少内阁的亏,现在他的内阁实在只是个秘书团而已,没有多大的话语权。

秦也不戳破他,只说:“学生胡言乱语,我是有过失的。但我在给予众人言语权利的同时,也提过可无凭无据想当然地谏言国事。”

帛阳悻然:“信卿的意思,是有凭据的了?”

他回头看看安小璃,后者急忙上前一步,躬身道:“四姑娘,你错怪陛下了。宫内在册妃嫔十余人,连同宫女在内,宫娥不足三百名内侍亦仅有一百五十人而已。”因为迁都之时,逃散了部分人手,内宫嬷嬷们的准信又是宁缺毋滥,所以到现在,许多位置仍是空缺着的。再说算是在京城里的时候,后宫也从来没达到三千女侍这样的规模。

秦道:“陛下所言的凭据,并不是宫内的人数。想也知道子怎能随意进出皇宫估测人数呢?”

“那信卿所指的是?”

“锡师内差役人数,”秦坦言道“不瞒陛下,这名才子所言的,荒谬了些,但确实能从中发现一丝问。”

“怎样的疑惑?”

秦并不继续解说,她把话题岔到另一处看似不相关的事务上:“或许陛下还记得,我初到锡师之时,‘不慎’击伤孟章孟大人,后被擒入锡师大牢……”

这个不慎未免也太勉强了点。

帛阳挠挠眉毛,嗯了一声,示意她继续讲。

“看守大牢的差役仅有一名而已,听他说着,是身兼数职,忙碌得很哪!”秦笑笑,“敢问陛下,当时到访锡师衙门,有多少名衙役相迎?”

这个有什么要紧?

帛阳狐地看看她,回忆道:“大约……不到二十人。信卿,你究竟想说何事?”

“不到二十人么?那就奇怪了。”秦道,“因与陛下有约定在前,我自然小小地对锡师各种衙门官署调查了一番,据吏部与户部(陈和)的官吏介绍说,锡师衙门在册各类差役应有五百人,其中不在锡师留守,分布锡师城外各村镇的是三百人,往返于道途之上的有一百人,留守在衙门中的人数,应该是一百左右。就算当日有一半不当差,那也不止二十吧?”

“人数出入的这种小事,信卿真是有心、有闲情。”帛阳并不感兴趣。

秦轻声道:“陛下,你是否听说过一种敛财手法,名为‘报吃空饷’呢?”

“嗯?”

帛阳是当真没听过,他纳闷地转过头:“空饷?”

“陛下,我言尽于此,若陛下感兴趣,不妨来太学看看。学生对此,正议论纷纷呢!”

料想秦再说下去,就会点名谁谁谁了。在场人不多,但也不够私密,为保自己安全,她是不会继续分解的。

帛阳也不勉强。他从善如流道:“这么说,朕迁都以来,从未去过太学,

应当前去关切一下官宦子弟。”

“要不,陛下先约定个时日,届时,必然不会有师生缺席的。”不然你随便跑来,结果遇上没课的时候,岂不是自找郁闷?

帛阳顺着她的意思,点点头,随后笑道:“啊,坏了。”

“陛下?”秦诧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