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一妃难求> 第五十六节 故地重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六节 故地重游(1 / 2)

 雇不到马车,亦不愿再劳动她可怜的双足,秦姒跟人拉拉家常,花了几个小钱,搭人家的牛车去县城。慢虽慢了点,好歹也是代步工具。

“听口音,这位小哥不是夏县人吧?”

秦姒倚在竹筐上,答到:“嗯,过来投奔亲戚,请问如今夏城里还乱着不?”

不管背对着自己的年轻人能否看见,赶车的老伯笑呵呵地摇头:“没了!早几天还赶了群人进山里,这会儿都安生着呢!可是小哥啊,你得记住,再往北可不能说是在祝州了,叫夏县也不成的!”

原来,这回夏县造反是有名目的,造反者声称要恢复夏国,不再受天朝约束——难怪夏人态度暧昧。秦姒在夏县做知事的时候,也听过他们抱怨中原人对夏国人如何如何怎样怎样来着……

她扭头问:“我听说有自称监国太子的人也在夏县起事,原来是讹传?”

“哪里的话,当然是货真价实的前太子!说是受不了帛阳王的操控,反出京来,到了夏地。”老人家想了想,又补充到,“这个太子可不能再管着夏人的。听说太子只是在北边买了块地,由夏国兵力庇护着、偷生安养而已!”

秦姒看他说得自豪,便也笑笑。

夏“国”兵防力量能有多少,她粗略算算,也就一个铜山关卫所的人马,加上少许投奔的散卒,不会超过两千骑。就凭这么点人,朝廷军卷土重来,又能扛得住多久,只怕都指望着逃往关外吧?铜山关倒真是个好地方。

到城门口,秦姒抬头一看,城墙城楼仍是保持着刚修好时候的模样,似乎没有再经历什么战火。守卒增加到了六名,城门里面还排着两排粗糙的拒马,没有身着长官的人立在附近。

她低头抱膝,坐在牛车上,跟着进城的人流涌上街道。

到前朝国君赐的牌坊下,她谢过了驱车老人,从牛车上跳下,往衙门方向去。

现在使用衙门办公的,无论是夏人乡绅、齐云天一伙的山贼、或者原本衙门的差役,她相信自己都能认得几人。凭那熟稔度,应当不至于把她当做天朝的奸细,丢进大牢吧?先套个近乎,再打听打听,东宫一行驻扎在哪儿。

呃不,应该问他被夏国保护在哪里才对。

秦姒心底偷笑着,转头看向夏县衙门口。

……那是什么?

她来到衙门正前方,看着门上结结实实的……封条?

有谁听说过,衙门也能给查封的?

秦姒愣了愣,跟人打听前监国的住处,无人知晓。再问夏国君王在何处,这个倒是所有人都知道。手一抬,指向城外,还要往西北方去,三十里开外,栏定草场。

这下秦姒犹豫了,栏定草场可不是安全的代名词……

她在夏县做过县官,自然知道那草场是专门看管人犯的地方,里面住的,都是些流刑犯人,虽然不说个个穷凶极恶,但不好打交道却是一定的。

“草场上建着宅子,还有高墙,里面地方又宽敞……现在不让人靠近呢,客官,你想去也是不成的!”

“哎?可我有亲戚被派到那里……”

秦姒佯装失望,随口解释一声释疑,转头继续考虑怎样赶过去。莫非又得用走的?

她晃到城门口,仰头看着布告栏。唔,如今是几层布告乱叠着糊在城墙底下,从没被遮住的边角处,可以看见底下垫的仍是天朝的安民告示。另一边露出来的则是一份悬赏,要捉拿的人,画像跟东宫还挺像的,安置的罪名是叛国潜逃。

唔嗯?

不期然地,她视线往下方落,发现了另一份通缉令。风吹过,叠在上方的黄纸被撩了起来,露出的是……她的画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