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守郑昌,驰入宜阳,径奔太尉府,来见姬信。
在此之前,姬信先后接到了两名郑昌信使的急报,言说洛阳被秦军所攻,盼太尉急援。
但碍于韩王成的叮嘱,没得王命,未敢擅自出兵。
此番郑昌亲自前来,姬信心知洛阳形势已经相当危急。
做为韩襄王的庶孙,姬信在秦灭韩国后,与其他韩王室子弟一样,被遣散民间。
曾经有一次,姬信遇难,被郑昌收留。
复国之后,韩王室复兴,经姬信保举,郑昌被韩王成命为洛阳城守。
此次,郑昌亲自前来,自然是不得已的求救,带有一些旧念的成分。
姬信命人给郑昌看座。
郑昌立在堂前,不肯就座,满脸焦急地说道:
“太尉大人,洛阳被秦军急攻,旦夕城破,还望太尉急援。”
姬信手一摊道:“非吾等见死不救,实在是王命不可违。大王命吾等守住宜阳和附近铁矿,军命在身,不敢妄动啊。”
郑昌一听更急了,说道:
“这宜阳有什么打紧,地不过数十里,人不过十万,怎比得上洛阳数十万之城。更何况,洛阳占据通衢地利,得洛阳者得中原。”
“据臣所知,守宜阳,本非太尉所愿,无非是张司徒的权宜之计。”
“想那司徒,治国理政尚可,若论军事,怎比得上太尉大人。”
“如今,洛阳城下,秦军仅万余,若太尉出兵,内外夹击,秦军必败。”
“身为一国太尉,执掌兵权,奈何为一文臣之言所困,面对秦军的进攻,缩手缩脚,坐视城池被秦侵占。”
“难道太尉,内怕文臣,外惧秦军吗?”
此一番话,激怒了姬信。
他一拍几案,立起身道:
“汝何来此言?本太尉岂是胆小鼠辈,别说万余秦军,就是再多些,又何妨?”
随即喊道:“军令官,传本太尉将令,即刻点齐八千人马,驰援洛阳。”
不一刻,整军完毕。
姬信顶盔掼甲,手持一杆大戟,跨上战马,与郑昌一道,带领八千马、步军,望洛阳急援。
姬信的军队,沿着洛河河谷,走出不到三十里,山脚处,早有一支队伍,等候在那里。
军阵处,大秦军旗迎风招飐,正中一面将旗上,绣着斗大的“李”字,正是秦国卫尉李巴。
一千重甲铁骑,持戈操矛,当先横在路上,身后是五千重装步军锐卒。
姬信见如此披挂着全副铠甲的马步军,组成了铁甲阵,就像一堵无法逾越的墙。
再回头,看看自己身后的一千骑兵和七千步卒,姬信心里有些发怵。
虽然人数略战上风,但这装备和气势上,明显逊色很多。
只听,对面李巴率先喊道:
“来将可是韩太尉姬信,大秦将军李巴在此,还不下马投降,更待何时?”
姬信心里顿时不忿:
头一回带兵打仗,你就让我下马投降,让我这堂堂的太尉面子往哪搁,今后还怎么在韩国混呢?
姬信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搭话。
心想:反正来都来了,总得干一架吧,管它什么铁甲不铁甲。
想罢,姬信将手中大戟一挥,命道:“给我冲。”
八千韩军,弩箭齐发,戈戟并举,望秦军阵前杀了过来。
李巴和铁骑们,正等着这个时刻呢。
李巴挺起手中的长矛,大喊一声“跟我杀”,率先驱马向韩军冲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