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都市言情>1980,从写歌开始> 第246章 边关的熟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 边关的熟人(1 / 2)

 囤积土地暴富这样的事情,文飞阳并不是不知道,但是,他更清楚这样的事情,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

虽然说目前文飞阳在影视圈子里有点名气,但他自己清醒地知道,在真正的实权人物眼里,他什么都不是。

为了让朱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商业的巨大变化,文飞阳突然间想起了一个地方。

这就是武汉大名鼎鼎的汉正街。

因此,离开上海的时候,文飞阳与朱林他们所购买的火车票,并不是直接到京城的而是到武汉,

文飞阳这样做的目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想带着朱林,去看一看号称“天下第一街”的汉正街,在1986年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经过一路的颠簸,文飞阳、朱林到达武汉的时候,已经是满天晚霞的傍晚时分了。

下车之后,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他们先找好了一个住宿的地方。

武汉早在商代就开启了城市文明之光;到了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在蛇山建筑夏口城,武昌城由此发端。

在明代,汉江改道,汉水之南为汉阳,汉水之北为汉口,汉口得舟楫之便“九省通衢”。

汉口依托长江、汉水两条黄金水道,历史上曾有过“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商贸繁荣景象,素有“货到汉口活”之誉。

汉正街是汉口一条长1632米、有着500多年历史的老街。兴起于明朝成化年间,意为“汉口之正街”。

1979年9月,武汉决定恢复发展个体经济,恢复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

同年11月,硚口区工商局为103名个体工商户核发营业执照,允许他们在汉正街摆摊经营。

汉正街就此拉开了全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大幕。

汉正街模式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大制度创新之一。

小岗模式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首钢模式是工业企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而汉正街模式,则是城市商品流通体制的重大创新。

短短几年以后,汉正街一跃成为“天下第一街”和“买全国、卖全国”的典范,商品辐射全国20多个省份。

受汉正街的影响,后来的沈阳五爱、浙江义乌等小商品市场,也如雨后春笋兴一般兴起。

月16日,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正式允许汉正街个体户,批量销售国家计划产品,允许长途贩运,允许价格随行就市。

这意味着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从“三级批发、禁止长途贩运、统一工业品价格”的政策限制中,被解放了出来。

在80年代的时候,汉正街利济路到永宁巷这一段,是生意人最为集中的地方,很多商贩在门口就地摆摊,几乎所有生活用品都能买到。

第二天吃过早饭,文飞阳、朱林两个人,乘坐公共汽车来到了汉正街。

汉正街上果然是热闹非凡,街道两边的摊位是一个挨着一个,纱巾、扣子、玩具、袜子、衣服等生活日常用品是应有尽有。…

南来北往的顾客,带着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询问着。

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叫卖声、吆喝声是此起彼伏。

文飞阳发现那些拉车、挑担、背包的人,他们一个个都是大包小包的脚步匆匆。

凡是在人多的地方,就总是会有一些污七八糟的人冒出来,朱林在人群中看见了她最不想看见一类人:贼。

还没有等到朱林路见不平一声吼时,好心的老板已经悄悄地暗示了他的客户,避免了一场悲剧。

在几处犄角旮旯的地方,文飞阳、朱林还发现了一些“游击队”,他们也就是那些无证经营户。

正在行走的文飞阳、朱林两个人,突然间听到了一声大喊:“大家快跑啊!市场管理所的人来了。”

好家伙,就这一嗓子,他们的眼前,立刻就换了一幅与刚才截然不同的画面。

那些无证经营户飞快的收拾好货物逃之夭夭,这些人大呼小叫,东奔西跑,汉正街上演了鸡飞狗跳的另外一番景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