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综合其他>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第一百二十九节 红白脸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九节 红白脸谱(1 / 2)

 这个问题确实问到了点子上,恐怕也是众人目前所关注的重点,只要李滚不死,那么问题就好办许多,多尔衮只要声称李淏是叛乱者,扶植李滚为傀儡,然后打着为朝鲜平息叛乱,恢复正统的旗号发兵数万,那么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将目前的这团乱麻悉数斩断。可是反过来,多尔衮就没有了出兵的名目,总不能说是给在叛乱中罹难的李滚报酬雪恨吧?多么荒诞可笑的理由!于是所有人的目光几乎一齐转移到多尔衮的脸上,急切地想要知道答案。</p>

"死了如何,没死又如何?"多尔衮慢悠悠地说道,接着,瞧了瞧大家的反应,又复说道:"既然诸位都是自己人,也不必忌讳什么,朕就给诸位交个底吧,目前为止,朕也不知道李滚死了没有。不过,英鄂尔岱说是亲眼看到他中了箭掉下马来没了踪影,照此看来,应该是凶多吉少了,何况还冰天雪地的..."说到这里,漫不经心地低头继续抽烟。</p>

英鄂尔岱是他多年来的老部下,自然对他的言谈举止非常熟悉 ,于是立即接口补充道:"当时我们寡不敌众,折损了大部人马,只得仓促撤离,相信留下来的烂摊子肯定由朝鲜军队收拾了,不仔细搜查是不可能的,所以李滚多半不会生还了。反之,若他侥幸不死,那么必然会前往平壤与我们回合,然而我们在平壤冒险停留了三日,甚至多次派人在沿路寻找,也未见其踪影,看来也不能指望他活着回来了。"</p>

范文程思忖片刻,说道:"表面上看来确实是死了,不过李淏拿出来示众的尸首却是面目全非,而且只一天就匆匆收回去了,会不会是怕被人发现了李代桃僵的手脚?"</p>

"未必,因为在乱军之中,又都是骑兵,一旦坠马,多半会被马蹄踏个稀巴烂,要留个囫囵个尸首可就不容易了。"英颚尔岱战场经验丰富,于是很肯定地排除了这个可能性。</p>

"英大人说的的确很有道理,然而毕竟没有亲眼见到和确认尸首身份,所以务必要详加思虑才是,"范文程又提出了另外一种推测,"既然激战之时恰好在山林之中,那么李滚会不会趁着树林掩护侥幸逃脱?至于他没有去平壤,会不会是害怕有追兵朝那个方向追赶,所以不敢立即前往,暂时在什么地方潜伏下来躲避风声了呢?"</p>

未等英鄂尔岱回答,冯铨忽然插话道:"李滚究竟是死是活,最清楚的人莫过于李淏。若他果然没死,李淏岂能善罢甘休?想必一面在汉城虚张声势,一面暗地里派人秘密寻找。朝鲜不过是弹丸之地,城池有限,人口稀少,变乱已经过去了快一个月,怎能有找寻不到之理?况且,英大人在朝鲜的密探们也没有死光,若李淏的人四处活动,他们岂能完全蒙在鼓里,一无所知?英大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说着,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了看英鄂尔岱。</p>

面对皮笑肉不笑的冯铨,英鄂尔岱心里面暗暗骂娘,这个阴阳怪气的家伙突然冒出来横插一脚,肯定不仅仅是幸灾乐祸那么简单。不过,他表面上没有半点愠色,也没有直接回答冯铨的问话,而是转向多尔衮,低了头,拱了拱手,"奴才失职,致使朝鲜局势难以收拾,还请皇上降罪。"</p>

多尔衮淡淡地说道:"呃,现在是商议如何善后的时候,就不要提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了,再说你不是也领过责罚了吗?"</p>

"皇上宽仁,奴才感激不尽。"接着,英鄂尔岱又正色道:"奴才经过方才范大人提醒,琢磨琢磨这些反常的迹象,觉得李滚之死目前也难以论定,究竟如何决断,还请皇上圣裁。"</p>

多尔衮沉吟不语,冯铨见皇帝似乎有犹豫的意思,于是出来说道:"皇上,既然此事目前还判断不明,不如暂且不做行动,静观其变,若再过些时日仍然不见李滚消息,再做打算?"</p>

多尔衮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转脸来询问一直没有做声的多铎:"老十五,你有什么想法?"</p>

多铎仍然继续摆弄着袖口,虽然没有抬眼,不过嘴角微扬,已经挂上了一抹玩世不恭的笑意,"这么简单的事情,越多人商量就越复杂,真是又麻烦又不见得有用&mdash;&mdash;何必非要纠结于李滚是死是活这个问题呢?他就算化成灰了,也照样妨碍不了咱们铲除李淏的行动。他们的老子不是还在吗?李倧不是还好端端地活着吗?又没缺胳膊又没断腿的,到时候咱们就说替李倧教训不孝逆子,重新帮他复辟,这不就是一个现成的借口,非要费劲巴拉地兜那么多圈子干吗?"</p>

众人立即有恍然大悟之感,确实,越是想得多就越容易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大家琢磨来琢磨去,结果脑子通通都钻进了死胡同,怎么就把李倧这个大活宝给忘记到九霄云外去了呢?</p>

</p>

冯铨暗暗地给旁边的刚林使了个眼色,刚林立即会意,于是站出来问道:"豫亲王的想法倒是不错,只不过现在李倧已经被李淏软禁起来,生死存亡不过在李淏的一念之间,李淏连自己的弟弟都照样下手,更别说这个一直猜忌他,处心积虑想废掉他的老子了,让李倧神不知鬼不觉地'薨"了,也不过是举手之劳。李倧这几年来生怕出来给咱们派去的使臣叩头丢面子,一直装病不出,到时候李淏完全可以声称李倧是自然病死,再随便改一改医案,咱们能有什么办法指证他是幕后真凶?"</p>

多铎终于停止了手上的小动作,畅畅快快地打了个哈欠,然后伸了个长长的懒腰,呵呵一笑:"你们这些文臣就是改不了拖泥带水,瞻前顾后的毛病,我问你们,出兵既没有个合适的借口,又投鼠忌器,难道就让皇上一言不发,装聋作哑,就这么憋屈着?李淏这类小人欺软怕硬,得寸进尺,若看皇上不表态,那么接下来肯定就会递奏疏过来请封,到时候叫皇上批还是不批?若是不批又不出兵,那算个什么鸟事儿?若是批了,以后皇上的脸面往哪里搁?我大清的脸面往哪里搁?"</p>

"这..."刚林一时之间也被多铎犀利的问话堵得不知道如何回答了。</p>

多铎的眼里虽然在瞬间掠过了不易令人觉察的冰冷之色,不过脸上仍然洋溢着得意且狂傲的笑容:"所以说这一次咱们非得出兵不可,免得让他们以为咱们是那么容易糊弄过去的。李淏现在还没有胆子敢弄死他老子,等咱们大军一到,李倧就成了块烫手的热山芋,他扔也不是,拿也不是,不慌爪子才怪。他若是落荒而逃,那么咱们就履行口号,帮李倧复辟,然后名正言顺地在朝鲜正式驻军,干干脆脆地把朝鲜当作咱们实际上的地盘算了;他若是狗急跳墙,杀了李倧,那么更好,咱们就像当初打着'为尔君父报仇';的旗号入关一样,索性破了汉城,将李淏的叛军赶尽杀绝,再彻底剿灭南方所有抵抗势力,占据各个军事要点,最后彻底将朝鲜并入大清版图,让这个国家从此不复存在,岂不更妙?"</p>

说罢,他朝多尔衮望了一眼,顺便微微抬了抬下巴,又附带上了一个顽劣的笑容。多尔衮默默地听到这里,平静冷漠的眼眸中仍然没有流露出任何态度,他朝众人看了看:"诸位意下如何?不妨表个态,可有赞同豫亲王之见的?"</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