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武侠修真>踏歌行> 鸡蛋石头论 作者:如是我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鸡蛋石头论 作者:如是我闻(2 / 2)

前文说过,《踏歌行》的作者是一位比较正统的男士,所以我不大指望看到BL场景出现,至少绝难出现主角身上,因为那样实质上是在虐待作者,所以虐拓的前景中,短期很难出现方拓被男子欺凌的桥段。另一方面,GL虽然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命题,但在作者而言就是爽而非虐了。虽然也是发泄之一大途径,可惜和目前的风格不附,暂时也不用期待。

经过一轮简单地排除,再来回顾一下已经出现过的虐待方式:中毒、丧失内力、发疯、断脚筋,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都是传统而符合道德的手段。那么按照这个思路发挥下去,将来可望出现的桥段有:穿琵琶骨、目盲、失声、毁容、身体里塞满不时发作的异种真气等等。以上皆为特征明显,可操作性强,又可修复(当然仅指小说里)的虐法,热烈推荐常备。而筋脉尽断等重度损伤,由于可操作性差(主角瘫痪还能折腾什么?摆名是虐作者吧),只建议作为过渡方案后备,必要时像李连杰版方世玉一样,假装几分钟就可以了。此外如幽闭之类下三路桥段一方面过分低级,另一方面着实缺乏可视效果,严重不推荐。

三恋虐带来的内视角障碍

《踏歌行》更新到目前为止,无论读者或作者,视线永远锁定方拓的心情。我们一路看着方拓走出小山村,献艺扬州城,踏歌江湖,远游塞外。但回顾旅途,我惊异地发现,虽然已经行万里路,但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几乎为零。作者90%以上的心力都用在了描写方拓的心理上。一方面使心理刻画更加动人,另一方面却也造成了文章其他部分的障碍。

心理刻画的生动希望作者能够继续进步,关于这方面问题,本篇评论中只专注砸砖。

1,剧情线索淡薄。

修改版中减弱了很多超人的设定,恶俗的使命说也从文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轩辕宝玉和主角身世等方面悬念的加强。这样的修改让人十分振奋。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剧中大部分悬念的效果只停留在“存在”二字而已,作者和主角——至少主角本人是不大放在心上的,颇有不为物役的风范。不幸的是主角的态度导致读者也经常会读着读着忘掉了这么一码事,直到作者提醒才拍着脑袋想起来。

主角随波逐流地过活可以说是个性,文章矛盾淡薄也可以看作风格,但放着现成的悬念却让人反复遗忘,不说句暴殄天物也是过意不去的吧。

2,世界模糊难辨

读了六十多章《踏歌》,我知道方拓回到了宋代,这个时代有四座大山;我知道这里有个江湖,江湖上有一群爱歌爱酒爱自由的少年公子,有一个隐秘未出的邪恶门派(新版中是否仍有这个邪恶门派我还不能确定,所有蛛丝马迹都未汇聚,作者把伏笔深深埋藏了起来);我知道了大宋有个邻居叫契丹,双方暂时相安无事,但彼此都虎视眈眈。除此之外,这个世界尚被笼罩在一团迷雾中,这里人们的生存方式,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我们统统无从得知,甚至主角态度也很暧昧,以至读到隆云向顾文宇索要被盗的兵力分布图时,让我极费思量:方拓此刻更多的是激赏顾文宇不畏艰险的民族主义精神,还是齿冷于他对隆云的忘恩负义和对自己的欺瞒利用呢?

作者紧紧跟随着方拓的视线,而方拓的目光大部分时间看到的都至于自己的心情。用文中人物的语言来说,他真的什么都不在乎。

窃以为,主角可以不在乎,但作者不该不在乎。缺少有力的社会生活描绘,总会让一部作品底气不足。从对方拓几次隐居的描写来看,作者似乎有些回避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从简入手无可厚非,不过也想在这里向作者呼吁一声,写了这么多篇幅,是开始构建世界的时候了。

3,配角存在感稀薄

武林四公子的个性按说作者在他们出场时就交代地十分清楚,但遗憾的是一直读到现在,除了柳大侠多少印象深刻些,其余三人仍经常被我弄混。不是作者没有交代清楚,而是能够凸现他们性格形象的事件实在太少,相比之下隆云因为缺少同类反而形象清晰些。

再说嫣玉与奥米乐这两个同样来自异时空的角色。首先在嫣玉出场一章,为了营救获罪的方拓,他的朋友们抓来了正途经此地的钦差大臣,而钦差的贴身丫鬟兼红粉知己正是这位来自21世纪的嫣玉姑娘。方拓听到她唱了一首《两两相望》后大讶,追问之下确认果然同为时空沦落人,于是主角强烈呼吁:“嫣玉,把你的故事讲给我听好吗?”至于讲过了些什么?不知道。因为钦差主仆的出场到此为止,再看到嫣玉姑娘是许久之后的事了。

文中的钦差与方拓的至友之一是师兄弟,且后文中钦差与嫣玉的遭际与主角的命运确然有极大关联。但前文说过,那毕竟是许久之后的事了。即使有再多的裙带关系,此二人本次出场也不过是路人甲乙的分量。他们再次出场时,主角对同病相怜的嫣玉印象深刻自是理所当然,但读者在山山水水几万重之后遗忘一个出场几百字,对白不超过两句话的群众演员同样是合情合理。

同样是来自异时空的伙伴,嫣玉的出现,对主角震撼可以想见是巨大的,再加上她后文中对主角所的重大影响,她绝对配得上一个更有存在感的出场。退一步来看,即使不打算让读者过早记住暂时不会有所作为的嫣玉,至少应该让读者看到同伴出现在方拓心中掀起的波澜。

暗自揣测一下,这恐怕是作者为追求简洁而大力删减枝蔓时下手太狠的缘故。方向不能说不正确,但文章压被压出断层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另一分支剧情人物奥米乐,就目前所有剧情来看,他在方拓的生命轨迹中都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过客。此人出场的贡献仅有三点:一是提供了主角在滔滔大江中与知己合唱《笑傲江湖》摆pose的机会;二是告诉我们,踏歌的世界不仅仅在纵向的时间流上有所交通,更是一个在空间上也拥有无限可能性的立体的多位面系统;第三个信息则是……作者拥有一个外传构体裁了。

《踏歌行》的主角是方拓,但《踏歌行》不应该是方拓的独角戏。有无数生动鲜活的群众演员参与,一部作品才能更加真实。在漫评界曾经很流行这样一句话:主角是用来连缀故事的,配角才是拿来让人喜欢的。在此真诚期待《踏歌》能够塑造出众多让人难以忘怀的的配角,而不仅仅让他们充当虐拓的道具。

敲了许久键盘,意识到写下的内容几乎全是砸砖。作为一篇评论,至少在“中肯”两个字上是铁定不会及格了。第一部分的分析基本上都是一些诛心之论,实则对作者创作不会有多少价值。第二部分可说是解剖报告,如果真被作者看进去恐怕是破坏性远大于建设性,因为蒙胧的感受一旦被说出来往往就失去了味道。但如果能在这部分的预测里逼作者写出出人意料,那就是大大的喜讯了。第三部分是很具体的砸砖,希望能有些启发作用。不过也还有一句话不得不说:这块砖是按照完美形态来砸的,期待能砸出《踏歌》的全能发展。但如果各方面兼顾不暇,那么维持现状一支独秀总比全面平庸要好。

目前心中所想已然说尽,就此搁笔。期待《踏歌》能带来更多惊喜-

2005-02-0509:20:34——

真正的砖!~<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