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爷爷,您有这么好的技术,守在这里太可惜了,我想请您出山,做个技术顾问,咱们一起好好搞一下这个买卖,我博物馆的那些茶,客人都非常的喜欢。”休息了一天,韩俊再次找到了杨一鹤老人。笔记里既然说崂山绿茶会成为“崂山三绝”之首,那必然极有市场前景的,而且这段时间来博物馆的生意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自己这博物馆也在于书记面前夸下了海口,要做这门生意,只是单纯从有限的几个茶农手里收购绿茶是绝对不够的。
他现在跟老朱合起来有四十几万的纯收入来做流动资金,完全可以一试,至于高科园的开发建设,不是还有银行嘛!而且,午山的那块地,让韩俊得意不已,知道时间一到,它就是个聚宝盆啊!
“小韩啊,我闲着也是闲着,这制茶的方子我送了你也不打紧,只是咱们现在要地没地,要人没人,就我这三四亩地,一年也就出个十几斤茶,上好的茶就更少了。卖不几个钱啊。”听韩俊说完,杨一鹤有些为难道。
韩俊可不答应,制茶的方子固然重要,可他前段时间跟杨一鹤聊天的时候也了解到,这优质的茶叶,茶树的培育只是一个方面,要出好茶,关键的还是在炒制烘焙的程序上,如果没有一个老师傅掌握着火候,鱼翅也能给做成粉条了。
“杨爷爷,您就放心好了,资金不是问题,您有技术,这工资随您开。至于地……”韩俊神秘地一笑:“我有关系。”想来跟风管委的郝建洲贸易一下,给辟出几十亩地用作种茶也不会是什么难事。
韩俊嘴上说工资随便开,可杨一鹤却不会这么听,当然,只是教教他们种茶制茶,就能有一份额外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呵呵,小家伙,你这不是给老头子出难题吗?我怎么好意思漫天要价?你看着给吧。”
“那可不行,您就别客气了,这事儿要不咱以后再说也行,地的事,杨爷爷你看好哪了就跟我说,我去跟风管委要去。”
“好吧!顾问不敢当,反正也是闲着,我就去帮个忙!”
送走了韩俊,杨一鹤始终没有明白韩俊要摆的,是个多大的场面,在他的印象里,似乎只是让自己抽空去教他手下的人种种茶,他正好已经退休了没什么事,找些事情来做也算解闷,而韩世鹏的原因让老人心存感激之下也不会拒绝。他压根儿就没有想到韩俊开能给他开出多么高的工资,可真到领钱的那一天,会是个什么情况?
————————————————————
二十号这天,香港的苏维康再次来到滨海,让韩俊没有想到的是,苏维康不仅带着一万美金的转账支票,随行还带着一名从缅甸来的华人雕刻技师。想通过这名技师与当地的雕刻高手相互交流以便雕刻出符合香港消费者“口味”的绿石工艺品出来。
苏维康的想法是,绿石不像瓷器那么极易破碎,即便是工艺品成品,简单的防护措施之下也足以保证它自身的安全,要是每次都运原石回去雕琢,运费和二次加工的成本就有些过高了。不如直接带安排一个技师在滨海这边坐镇,自己只需要运成品回去就可以完成出售,半个多月的市场调查,反馈回来的信息很乐观,让苏维康对这门生意充满了信心,再回到滨海,也积极的多了。
而韩俊则更乐得如此,能让本地的工匠学到更多风格的雕刻工艺,也是不错的。毕竟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差异极大。北方人喜欢粗犷大气的,南方人则喜欢精巧细腻的,既然有了新雕刻技师,那么自己的产品有了相应的针对性,则可以卖到更远的地方。眼看旅游旺季即将过去,也该是走出去的时候了。
一番简短的寒暄过后,卫青元就将早就拟好的合同递与苏维康,她身为介绍员主管的同时,还兼任了老朱的助理了。
这份合同韩俊跟老朱俩人早就准备好了,开头便提出双方出资额以及所占股份的配比,可苏维康打眼一看,便疑惑道:“韩经理,这一万美金根据当前汇率,怎么也不可能达到10%的,你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