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唐朝败家子> 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邀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一章 意外的邀请(2 / 2)

在他眼里,自己和茉莉花一样洁白无瑕,清雅芬芳吗?

杜氏呆呆出神,思绪飘得很远很远。但她并不知道茉莉还有很多含义,比如久远、忠贞、清纯、贞洁、质朴、玲珑、迷人。

除此之外,还有个特别的花语你是我的!

……

贞观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忌辰。

都城长安,太子李承乾举行了隆重祭礼,亲率皇子女、宗室与部分朝臣勋贵前往昭陵祭祀。李承乾痛哭举哀于陵前,闻者伤心,众人纷纷称赞太子至仁至孝。

衡山公主患病,太子亲自将幼妹抱于怀中喂药安抚,整夜不眠,极尽兄长之责。上至宫中嫔妃,下至朝中官员,纷纷称赞太子知孝悌,重手足,有长兄慈爱风范。

连素日严苛的太子右庶子孔颖达都为错怪太子而心生歉意,称太子读书失神盖因思念亡母,心忧幼妹之故,为臣者莽撞苛责,实在有愧云云。

一时间,太子仁孝的名声传遍(www.biquwu.cn)天下!

……

长孙皇后忌辰,皇帝和魏王、晋王皆在洛阳,东都少不得也要举行祭祀。

祭祀的地点选在伊阙龙门宾阳洞,佛龛尚未建成,但不妨碍此地成为帝王皇子女寄托哀思之处,等若顺便举行个佛龛开工仪式。

除了皇室成员,身在洛阳的大小官员尽皆随行,谢逸这位淮阳县子自然也不能例外。

龙门山下,伊水之畔,宾阳洞前,搭起了祭台。除了传统的祭品,上面还摆放着几道稀奇古怪的吃食,以及几个小瓷瓶。

没几个人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如此安排又是何意,官员们纷纷按照礼仪规矩,按部就班行礼。

李世民少不得黯然伤神,顾及君王身份,总算是没有落泪。李泰、李治和晋阳公主却哭的稀里糊涂,连几岁的李欣也跟在后面嚎啕大哭。

但谢逸觉得,这位魏王世子哭的太浮夸,李泰应该多少有点真实情感吧,不过相比于李治和兕子,还是有差距的,还是多了许多心机。

仿佛为了和在昭陵痛哭的长兄李承乾一较高下,哭的可谓撕心裂肺。看着他肥胖滚圆的身体,谢逸不由觉得很有引发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魏王殿下真是用绳命在仁孝啊!

相比之下,李治和兕子哭的声音不大,但哀伤之情却最为真实。他俩是自小没了生母,感触最为明显,也最为伤心。

去岁长孙皇后丧礼上,李世民正是因为看到这对年幼的子女的分外伤心,慈父情怀大动,这才亲自鞠养身边。

随后是魏王李泰致祭文,不得不说李泰文采好,一篇祭文念的深情并茂,感人至深,又大大出了一回风头。

这等冗长且变味的祭礼,谢逸没什么兴趣,趁着没自己什么事,抬头四处瞧瞧。伊阙龙门的风景倒是不错,什么时候带嫂子和妹妹来瞧瞧……

颇为意外,谢逸竟在远处看到了郑斌,这厮正在指挥工匠,难道是由他来主持修造佛龛一事?

去岁在淮阳想要通过贺兰楚石巴结东宫,似乎没成功,难道而今转投到了魏王门下?

嘿嘿,这厮还真是只善于巴结的哈巴狗!

不过…自己和李泰、郑斌都有过节,而今这两个人勾结在一起,会不会狼狈为奸对自己不利呢?谢逸觉得自己很有必要长个心眼。

但是…让谢逸更意外的是,结束祭礼之后,魏王李泰竟然向他提出了邀请。

“谢县子,七月二十一,本王将于父皇新赏的宅邸召开文会,与中原才俊一道谈诗论文。听闻谢县子才华横溢,到时候还请前来不吝赐教!”

李泰举办文会,亲口邀请自己这个曾经得罪过他的人,这事……自己误会他了,魏王殿下心胸宽广,肚里能撑船?还是不安好心,鸿门邀宴?

“能参与殿下召开的文会,臣荣幸之至。”如此明确的邀请,当然无法拒绝,更不能给人留下诟病的话柄,所以谢逸少不得也说句虚伪之语。

李泰笑了笑,转身与别的官员攀谈,看得出来,魏王殿下是要大办文会,邀请的人着实不少。

魏王池上魏王堤,这回有的热闹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