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唐朝败家子> 第十六章 无巧不成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无巧不成书(2 / 2)

唉!谢逸轻叹一声,暗下决心,寻个合适的时机,以后得让她和自己同寝同起才是,嘿嘿!

吃过早饭,和嫂子柔声道别,谢逸便上街了。昨天还想着寻找商机,盘算谋划,但昨晚烛光晚餐独缺红酒这么一提醒,计划陡然清晰明确了很多。

大唐的酒水绵软的有些过分,实在与煌煌盛世,赫赫国威不匹配,好男儿当饮烈酒佳酿才是。

昨日在刺史府,那些所谓的三勒浆、葡萄酒都是什么玩意,没滋没味的。倒是提纯出来的酒水便很不错,谢逸偷偷尝了点,已然相当醇烈。

提纯程度只要把握好,再加上适当勾兑调配,供应市场,想必会有很多人喜欢。何况自己多少懂些后世蒸馏白酒的方法,试验一番,弄出个章程来,便是巨大商机,绝对财源滚滚啊!

不过这事完全由自己来做不行,不得不承认一个窘迫的事实没本钱。纵然刺史府支付了那笔高昂的诊金,启动资金也不够,何况谢逸有打算少要一点,落个人情。

时不我待,谢逸考虑寻找个合伙人。这也有自恃身份的长远考虑,毕竟商人在这个年代地位低,容易被人看不起。

其实权贵之家也有经营诸多生意,钱财谁人不需,谁人不爱呢?不过他们都做的隐蔽,皆是让旁人代为打理。

谢逸也打算采用这种模式,寻找个合伙人,将来等自己发达了,作为谢家的代理人。

做生意首先要了解市场,一番打听之后,谢逸发现了件很有趣的事情,可谓是无巧不成书。

陈州,乃至整个两淮,最大的酒水商家竟然属于郑家。没错,就是郑斌他们家。

同时也对郑斌家庭背景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此人确实出自荥阳郑氏,但并非嫡系子孙。其父在郑家的地位算不上高,却也颇受重用。

世家门阀之所以能量大,除了传承日久,在朝堂、教化、人脉等方面根基深厚外,其财力,甚至是国计民生方面的影响力都不容忽视。

无论是五姓七望,还是关陇贵族,在大唐各地都经营着不少商行铺面,遍(www.biquwu.cn)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荥阳郑氏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老家附近的两淮地区,自然要格外重视。

这不是什么秘密,只要详加打听,再加上些许推敲,不难得出结论。当然了,除了明面上的,郑家肯定还有许多隐秘的产业,这便是旁人很难知晓的辛密了。

郑斌父子在两淮替郑家经营如粮食、酒水、船运等行业生意,陈州更是其重要据点。据说酒水生意正是郑斌自己一手打理,正是因此,他才会有嚣张的底气。

当然了,郑斌自也有难处,作为门阀子弟,他自然不甘心做个打理生意“商贾”,他也有“上进心”有抱负。

侯君集赴任陈州,对他而言是个绝好的机会,尤其是可能攀上东宫,郑斌自然格外重视。故而去望湖楼行卷,并赠厚礼给贺兰楚石,为的都是前程。

至于行卷的那首诗,多半也是他花大力气弄来的,偏生还被从谢逸手中买诗的陆安掩盖了光芒。

事后刺史府的态度颇为冷淡,郑斌少不得有些失落,满腹怨气。

得知诗文出自谢逸之手后,郑斌心中有恨有喜。如果能够买到更多好诗,才名远扬,不仅权贵会欣赏,郑氏家族也会重视并扶持自己,比肩嫡房子孙。

可惜这个美梦被谢逸无情拒绝了,郑斌更不会想到,他恼羞成诺的威胁,也彻底惹恼了谢逸。

打听清楚情况,并推敲出大概的脉络之后,一个初衷是自卫的报复计划便在谢逸心中成形了。

对于郑斌这种嚣张的纨绔子弟,最好的报复方式,便是先敲碎他的美梦,再剥夺他引以为傲的凭恃,最好是让他跌入噩梦之中。

谢逸很期待,如果郑家在陈州,乃是两淮的酒水生意一落千丈,郑斌该如何向荥阳老家交代呢?

当然了,在此之前,自己需要找个帮手。详细了解后,谢逸惊喜地发现,陈州还有一家酒水商贩,赫然是陆氏商行,就是那个买诗文的胖子陆安家。

果然是无巧不成书啊!

谢逸心中一笑,看来该去见见陆胖子,和他再谈一笔生意。不过在此之前,也许该先向他道个歉,而且保证这次售前售后服务绝对不会再脱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