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唐朝败家子> 第二九六章 河间王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九六章 河间王薨(2 / 2)

呃,这只是乡下一句俗语,却也算是缘分使然。谢逸小声回答。

哼李世民淡淡冷哼一声,不再提及此事,转而道:朕问你,你的那份密报可否属实

谢逸知道李二陛下所谓的密报是什么,谨慎道:如此大事。臣自然不敢信口开河,确有其事

相信英国公关于晋州之事的奏报也到了,阿史那思摩也到了长安,陛下可以向他们一一核实。

说完这些。李世民沉默了,许久没有说话。似乎这个事实有些沉重,算是一颗苦果,却不得不乖乖吞下去。

你没有因为杜氏的缘故夸大其实李世民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没有谢逸的回答掷地有声。

好。你走吧李世民摆摆手,神情有些沉重。

谢逸离开不久,李世民悠悠道:朕要出宫一趟

陛下打算去何处

河间王府李世民缓缓道出几个字。不知何时出现在角落阴暗处的老宦官便出现了。

老奴明白

北风呼啸,有些寒冷,街头的百姓全都早早回家了,尤其是到了傍晚坊市关门之后。

大街上无比安静,一众约莫三百人的便衣武士匆匆掠过大街,直奔一座华贵无比的府邸河间郡王府。

武士有些不讲道理地进门,亮出一面令牌之后便迅速控制了整座府邸,不允许任何一人出入。偶尔有人想要从阴暗处翻墙外出,迎来的都是力量强大的弩箭,他们并不知道早在数日之前这座府邸已经被监控起来。

昏暗的夜色下,李世民身着一件披风,缓缓踏入大门,老宦官和两名最得力的护卫跟在在两侧。

陛下,一切妥当

李世民点点头,没有任何的耽搁,直入内中,来到一所灯火通明的房屋内。

屋内燃着炭火,温暖如春,一个已经头发半白的中年男子躺在榻上,低声道:陛下驾临,臣有失远迎。

灯光之下,说话的正是河间郡王李孝恭。

这时候了,这些繁文缛节还有意义吗出乎意料,李世民的话并不是很冷,仿佛带着几分淡淡的惋惜与遗憾。

是啊,陛下此事登门,繁文缛节不必了。李孝恭说完这句话,接连咳嗽几声,似乎病的很重。

为什么李世民没头没脑地问出一句话。

李孝恭却并非不解,而是苦笑道:是啊,为什么呢

晋州的事情倒也罢了,这些年你们在地方上有点动作,朕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世民道出一句话,宛如揭开了一个偌大的谜案。

晋州侵地案,以及引发的民变和动乱背后的主使者正是河间郡王李孝恭。

多谢陛下宽容。李孝恭没有否认,等若是主动承认了。

李世民道:你倒是好,想把污名都推到朕的儿子身上去。

陛下,这话你多少有些冤枉老臣,若非太子和魏王与河东多少有些关联,臣即便是想推给他们又怎能做到李孝恭出乎意料地提出质疑和反对,似乎有些不怎么福气。

哼,所以你就想要把朕的儿子牵涉进去李世民冷冷道:你知道,这是朕不能容忍之事。

李孝恭冷笑道:陛下是否有些太危言耸听了,太子和魏王不是毫发无损吗

哼,你倒是真会巧言善变。李世民道:若非李绩和谢逸反应快,现在河东已经风起云涌了

李孝恭道:是啊,臣还是低估了他们,竟让他们抓住了尾巴

后悔了

后悔又有何用做什么事都得不计后果,心狠手辣,这不是陛下你的原话吗玄武门前你要是有一丁点犹豫,现在还有机会站在臣面前吗

李孝恭道:所以臣不后悔,属下人办事不够严密,泄露了机密,落到今时今日的局面,臣也没什么好说的

好倒是坦然李世民冷笑道:朕问你,晋州之事也就罢了,你竟然和异族勾结,图谋我李家江山

李孝恭冷笑道:那是你的江山,与我有什么关系你我虽然是堂兄弟,可你是君,我是臣

这些年朕自问待你不薄李世民对此有些不解。

是啊,不薄,可该把我一条踢开就踢开了,可曾想过我为大唐立下的汗马功劳,可曾想过我也是李家子孙

李孝恭厉声道:玄武门你把建成拉下来,不等若告诉李氏子孙,实力为王吗谁有能耐,谁就能坐上那个位置。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半天没有说话。

事已至此,成者王侯败者贼,说吧,陛下打算怎么处置臣李孝恭无比坦然,仿佛已经看透了生死。

念你曾为大唐立下功勋,就让你体面点去吧

好,谢陛下李孝恭道:既然陛下想要脸上好看点,那我那大儿子并不知晓内情

你这算是求朕吗

就算是吧李孝恭难得吐出一口服软之语。

好,那朕留他一条命李世民说完之后,转身便走,消失在夜色之中。

是夜,河间郡王李孝恭因次子大逆不道,忤逆犯上,急怒攻心,暴毙身亡。

皇帝李世民闻讯后辍朝一日,命有司主持安葬事宜,因为年关将至,普天同庆。丧事不宜太久,争取在年前结束。

是以在一片惊愕中,河间郡王七日便下葬,其次子也因忤逆犯上,被削去爵位,前去守灵,王妃因为思念丈夫,直接殉葬而死。

年关之前,这件略微有些诡异的事情让长安城里动荡不已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