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唐朝败家子> 第二四三章 储位之争始今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四三章 储位之争始今日(2 / 2)

今日不过是讨论高昌之乱的应对之策,但谢逸有种感觉,这会是大唐储位之乱最初的开端。

李世民算是始作俑者吧,而自己也在其中推波助澜,最终的结果后怎样,谁能准确料定

出征之事暂无定论,但谢逸提出的先派使臣前往高昌申斥鞠文的建议被采纳了。群臣对此也乐见其成,毕竟如果能和平解决最好不过,劳师远征动刀枪实在不值得。再者,先礼后兵一直是汉家王朝的一大原则。

很不幸,那位最初赞成主和的虞部郎中李道裕摊上了这个苦差事,不得不领命,谢逸总觉为李郎中看向自己的时候,目光是那般不友好,大抵是在埋怨自己的提议吧

只是这能怪谁呢如果不是他自己最初跳出来主和,讲什么大道理,兴许这事最终也不会落到他身上。

何况不就是走一遭高昌嘛,虽说看似凶险,但有道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鞠文泰应该不至于将他怎样。

当然了,如果鞠文泰狠心将他斩杀祭旗的话,大唐上下一定会义愤填膺,斗士昂扬地出兵讨伐高昌。

最终的结果无论是生是死,他李道裕都会得到大唐的奖励,区别只是到底会做功臣还是烈士。

应该是前者吧,只要他活着回来,等侯君集讨伐高昌成功,论功行赏肯定不会少了他那一份。那倒是,他是不是该向自己道歉,然后道谢呢

下朝路上,谢逸正如此腹诽之时,无意瞧见魏王李泰正看向自己,眼神里暗示意味明显。好似是告诉谢逸,你今日能在朝堂上露面出彩是拜我所赐。

好像事实上是这么回事,但实际上他李泰最初能料到如此局面这时候不过是想要和自己套近乎罢了

不得不说,最近的日子里,李泰对自己的态度完全变了,明显是有意拉拢,为此没少费心思。

但谢逸还是比较谨慎,为了避免彻底得罪魏王府,没有直接完全拒绝,而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毕竟他不想过早牵涉到皇位争夺中去,他有自己的考量和打算。

不过显然其他人不是这么想的,今日李世民绕过吴王李恪,对李泰的那一问在朝臣们看来是一种极为明显强烈的讯号,魏王殿下在皇帝陛下心中的分量不断上升,在他们心里的价值和期望上升了不少。

是以下朝的时候,有不少人围绕在魏王殿下身边,或交谈,或恭维,至少也要混个脸熟。

一瘸一拐走在另一旁的太子李承乾见到此情此景,脸色别提有多阴沉了。

在他看来,今日父皇的举动又是明着打压自己,抬举老四李泰,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看看现在,有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围在李泰身边巴结,好似已经将其视为未来的储君,大唐天子一般。

但他们都忘了,自己才是太子,是未来大唐的主人。

然而

一想起下朝之时,父皇特意叮嘱李泰,择日要幸延康坊魏王府,李承乾的心里边不由自主有些发慌,越发的不安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