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乱起南国> 第一百一十九章 琵琶火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九章 琵琶火铳(1 / 2)

 话接上回,咱们说到那漠南的察哈尔王爷布尔尼突然起兵叛乱,惹的康熙康小三一怒之下派出大学士图海作为抚远大将军,出征漠南。说到这里,咱就不得不提一下这个胆敢在“鞑子”眼皮底下造反的好汉究竟是哪位了:布尔尼,全称孛儿只斤·布尔尼,他是蒙古最后一位大汗的直系后裔,也是根正苗红的“反清派”,这话怎么说呢,这还要从布尔尼的爷爷林丹汗说起,这个林丹汗可不是凡人,他自称“四十万蒙古之主”,是敢跟以“十三副”盔甲骑兵的后金之祖努尔哈赤吹胡子瞪眼的牛逼人物,要不是其人手下兵将无能,说不定他还真能给后金搞出点麻烦来。

这下好了,布尔尼的爷爷——林丹汗反清身亡,布尔尼的老爹阿布奈由于不满清人的统治,后来被满人囚禁在京城,郁郁寡欢,也挂了,等到布尔尼当了蒙古察哈尔旗亲王,他哪里还会忍耐?这可是血海深仇呀!

布尔尼想造反,但他一个巴掌拍不响呀,他对满清心怀怨恨,与此同时,他也不是脑子缺根弦的蠢物,弓射出头鸟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于是这位心怀“推翻满清统治”的崇高理想的蒙古贵族就卧薪尝胆,苦心筹备,只等万事俱备,抄家伙狠狠的干上那么一票!

等啊等,等到塞外的雪化了,草原上的绿草枯了,四季更替,蓦地,胡子已经白了几根的布尔尼突然听到南方的吴三桂反了!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于是这位造反世家培养出来的王爷便加快了谋反的步伐,终于在康熙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75年的时候趁满汉八旗皆不在京城的时候,起兵反了!

布尔尼的造反大军在接纳了察哈尔四旗官兵之后,毁去了长城的一段边墙,然后挥军直入张家口,并夺取了清廷的大量马匹。

就在布尔尼意气风发,图海招兵买马的时候,岭南的孙延寿也灰溜溜的回到了钦州城,对,就是钦州,而不是桂林。

数月不见,蓝天碧海之下的钦州城更是变了样,那人来人往的官道宽敞平整、错落有致的的村庄小镇比比皆是;映入眼帘的是和平与安宁,在脑中回荡的是孩子的欢声笑语,虽说孙延寿此行低调非常,但他身前后还是跟随了数百亲卫,这么个前呼后拥的架势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乐悠悠的在牛庭直的迎接下进了钦州城,孙延寿不禁仰天一叹,嘴中道“先生大才,短短两年,竟使得区区钦州脱胎换骨,由一个海滨小港,演变成如今岭南第一巨鳄!如此,先生请受梵书一拜!”

与之前不同,这一次满脸笑意的牛庭直倒是笑吟吟的锊着胡须,受了孙延寿这一拜,弯腰搀扶起孙延寿,这位牛军师又说道“军门客气了,这都是军门慧眼有佳,军将用命、百姓鼎力相助的结果,我只不过是恰逢其会,恰逢其会罢了。”

一行人等又寒暄了片刻,孙延寿等了半响,却依然没见到戴梓的身影,想起戴怜儿的再三嘱咐,他心里就像猫抓的一样,“戴梓呢?为什么没见到他的身影?”等到各方官员都散了之后,孙延寿便直截了当的问起了牛庭直。

“戴梓?他除了缺钱时会找我之外,其他的时间我就是想见他都见不到”

孙延寿嘿然一笑,故作诧异的问道“喔?这小子也会缺钱花?”

“军门说笑了,说起来这戴梓也算个歪才…”牛庭直刚要开始长篇大论,对戴梓大半年的所作所为进行一番评价,他却突然感到身子一震,然后耳边传来了一阵巨大的轰响。

孙延寿瞋目结舌,疑惑的瞅向牛庭直,却发现那老小子正面带苦笑,摆出个无奈的表情。

“啊!这动静不会是戴梓搞出来的吧?”孙延寿惊讶的立起身子,嘴里忍不住问道。

牛庭直缓缓的点头称是,然后,一炷香的功夫过后,心中略显忐忑的孙延寿便在一处略显空旷的宅院里见到了灰头灰脸的戴梓。

半年不见,这小子身子又窜出了几尺,如今立在孙延寿身前已经是难分伯仲,略显粗实的身子骨让孙延寿疑问“不是说搞研究的都应该是个瘦子么?怎么这小子竟长膘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