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乱起南国> 第四十八章 水师归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水师归来(1 / 2)

 夏日炎炎,早在几日前就已经解除禁令的钦州城内却车马如梭,闭城闭了四五天,可把那些商贾旅客憋的死去活来,若不是孙延寿估价给与了赔偿,只怕那些离去的商贾在有生之年绝对不会再踏入钦州一步,商人逐利,可却也重信!孙延寿只付出了少许银钱,就成功博得了这些商贾的好感,这对于钦州以后的发展自然是大大有力的。

赤脚踏在钦州城外的沙滩上,孙延寿向不远处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投去了满意的一瞥,有了银钱的蛊惑,钦州城几乎十室九空,近万户的钦州人拖家带口,呼朋唤友的参与了这次修造港口的计划,几千的当地百姓,又加上数千的降卒,这港口修建的速度也还马马虎虎,孙延寿却不知道这速度在古代已经是十分恐怖了,没有挖掘机、没有吊车,有的只是一辆辆木轮车、一个个竹制的扁担…

按照孙延寿的计划,港口应该准确的分为三块:

一块为码头,主要有东、西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西面为军港,钦州军的水师就驻扎在这里,平日里严禁百姓出入,更不得渔船进出,简而言之,码头的西面成了军事禁地,没有许可,任何商船民船是不允许驶入的;东面的为民用港口,说成商贸口岸也行,来往穿梭的渔船商船都可以停靠在这里,如果有需要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补给,比如说:蔬菜、盐巴、淡水、药材等等

另外一块为贸易区,由于距离钦州城不远,这个贸易区就等于是钦州城的延伸,只是在这里,所有的税收要比城内高处一成(商品货物),虽然现在只是空荡荡的一片海滩,但孙延寿打算把它打造成应有尽有的海岸“消金窟”,所谓的促进当地消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剩下的一块,那就是防务区了,在这里将会驻扎一支军队,平时负责维护港口治安,抵御外敌入侵。

古人云:不成规矩何以成方圆,来自后世的孙延寿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一个有秩序有规划的港口和一个乱糟糟的渔港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按照孙延寿这样的分割布局,即便以后港口进一步扩大,也不会产生功能不明的现象。

码头、贸易区、防务区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同时又互不干扰,这样一来能够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各自的职能,一旦外敌入侵,又不至于慌乱间忙错手脚,可以说,这个港口的设计思想绝对领先于时代。

为了区别于别的海港,孙延寿打算把这钦州港打造为一个免税一年的“自由港”。

这时,满清还没有取得全国统一,对台湾施行的禁海令更是名存实亡,在福建沿海一带,总是有不怕死的渔民商船私自出海,对于他们来说,海洋就是他们的土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下,不少贪官污吏更是与海商勾结,明目张胆的在沿海一带开展走私贸易。

假若孙延寿的钦州港成功的打出了名头,自然会引得四处商船蜂拥而来,毕竟,这儿不是满清的大沽口,没有禁海令……

港口不出两个月就可以投付使用,但船呢?真正可以下海使用的大船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根本造不出来,即便造出来了,那船也不能立刻使用,因为造船需要的木材很特别,别看木头都能漂,但能漂浮和能承重是两码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