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乱起南国> 第一百四十一章 周王嫁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一章 周王嫁女(1 / 2)

 风起云涌的一六七六在激烈的硝烟战火中悄悄遁去。这短短的十二个月所生的事情足够让后人研究上百年。起初三藩之乱猝然骤起的时候,人们最乐观的估计也不过于认为乱军与清军“南北分治”,毕竟乱军虽然声势浩大,但中原福地、产粮的几个大省都在清军的手里,而且满清入关已有几十年,不是几个人、几杆枪就可以推翻的懦弱皇朝。</p>

不过广西一隅的孙延寿却让人大跌眼镜,人们不知道从几何时这个名不经传的孙氏三子竟然成了岭南屈一指的大亨,而且他竟然还复国为明,身上流的竟然还是朱氏皇姓的血脉!</p>

所谓大清中兴的宏伟蓝图——虽然没几个人了解过,就在孙延寿复国为明的一刹那,被他孙某人彻底葬送了个干净。</p>

这其中一直和后明暗影卫.有过密谋的杨起隆日子很不好过,事实证明,以黑道帮会为纽带来整合军事集团属于错误理论,杨起隆本人也深刻的领悟了这一。当初一伙热血沸腾的大明儿郎在太祖皇帝灵前斩鸡头烧黄纸,信誓旦旦要绞灭满虏,那是多么的庄严肃穆意气昂扬,但是仅仅几个月功夫,当这些出生入死的结义弟兄都掌握了上万人马之后,就好像突然间变了个人似的,一个个都只管打着自己的算盘,对老大阳奉阴违不,甚至还有人暗地里与各方势力暗通款曲。</p>

这里必须承认,农民起义军在.起兵之初确实很缺乏军事素质,但经过这么几个月的内战外战缠战混战之后,还是锻炼出了不少能打仗的队伍,清廷地方军队原来还有机会在地主团练的配合下搞搞伏击反攻什么的,但当义军初步整合后就再也没有了这样的机会,经过几次推推拉拉的联合会议,义军头领联合起来在河南山西等地进行了大规模拉网围剿,那些隐蔽在农村地区的地方团练组织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也失去了生存空间,不少地主武装摇身一变成为义军,而其余的大都逃入有坚固城防的大城市。</p>

这个时候,朱延寿派出的暗影卫带领数门拆装的.火炮顺利的抵达陕西。于是,就在广大革命志士对反动派的顽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贯以革命同情者面目出现的后明皇帝适时伸出了热情的援助之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四门红衣大炮以及一队炮兵顾问终于以一百八十万两白银的价格成交,而随之到来的,就是开封、郑州等城市城墙的崩塌,尽管城内的清军连同城市居民做了极其顽强的抵抗,但在成千上万义军战士面前自然是螳臂当车无济于事,巷战数日之后,除了义军上下个个抢得行囊丰盛之外,任何胆敢保留辫子的居民都已倒在血泊之中,而一直主持抵抗的河南巡抚和清军将领也极为硬气的追随辫子而去。</p>

除了倒霉的河.南巡抚之外,第二个倒大霉的是福建耿精忠。这个人之所以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可以完全是咎由自取,群雄争霸逐鹿天下虽然是个极刺激的游戏,但也绝对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玩的,平心而论耿精忠这个人打仗确实还算是一把好手,但这也不可能遮掩他在政治方面的极度无能,其实当初清廷和硕康亲王杰书进军仙霞岭之后这子就应该老老实实服软认输的,如果那个时候他率先趴下估计无论是哪一方势力都会给他一个很体面的台阶下,可这个人实在是有不知进退,忽然看到朱延寿异军突起,建立后明之后,他居然以为有了新的机会,天真的立即下令重整旗鼓,当然这个恶意的军事行为落在他人眼里当然非常之令人反感。</p>

福州城内的混战以及抢掠强jian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二,台湾郑经的部队正式接管城市之后方才慢慢被镇压下来。事后听闻耿精忠灭亡,福建一省欢呼雀跃鞭炮齐鸣。</p>

这场胜利,隐蔽战线的优势和威力被陈近南挥得淋漓尽致,而天地会的威名也在金庸先生出生数百年前就已名动天下,在这场无声无息的战争中,忠诚与背叛、欺骗与诚实、金钱与美人、收买与拉拢、大义与私利,人类最高尚的一面与最卑劣的一面交替上场,在淋淋鲜血中轰轰烈烈的燃烧绽放。</p>

</p>

其实逼着吴三桂自立为王的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他的身体健康,因为长期征战的关系,寿龄已近六十三的吴三桂浑身上下都是病症,,在之前紧张的心态压制下,这些疾病似乎并没有对他的起居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此刻大局扭转心情愉快之后,各种疾病却很不合时宜的纷纷袭来。</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