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来看吧小说>历史军事>我的大明朝> 第九十二章:左右开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二章:左右开弓(2 / 2)

当毛文龙离开战船上岸时,整个明军两万人的部队已经完成了整队,一只由步兵、少量骑兵与炮队组成的登陆部队便已经成型,相对于三年登陆时那群衣衫褴褛的人,此时出现在眼前的却已经彻底换了摸样。

毛文龙自信满满,随即挥舞令旗,下令全军出动,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划,直接向着盛京急速行进。

毛文龙的计划很简单,后金与蒙古不同,打蒙古就是要分开了打,打后金分开打效果并不大,土地太广阔,人口太分散,所以于其如此,毛文龙还不如直接端了后金代表政治、工业的中心,盛京!

而且盛京名义上还是后金的首都,不可能轻易放弃,不管怎么样后金都一定会在盛京与明军打上一场,而且时间紧迫,自己受到威胁的后金一定会把派往蒙古的援军调回来,到了那时毛文龙将很难再有眼下出击的好机会,所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战果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直捣盛京,烧了这座对于后金而言最为重要的城市。

毛文龙登陆的消息很快被传递了出去,在距离此处不远的一座小城里,一名甲嘞章京得到消息后虽然看不起毛文龙的‘乞丐’部队,但还是尽职的派出传令兵向着后方报告,而他自己则是带着部队出城,主动攻击毛文龙所部。

毕竟八旗可不善于守城,野战才是他们的主战场。

对于这名甲嘞章京的自信或者说自大,很快就会变为苦果,成为他抹不去的污点。

两只部队相隔并不远,实际上这名甲嘞章京是有自信资本的,因为对明军作战的失败,这几年后金从战术进攻变为战略防御(注1),一个是针对正面的宁锦,一个就是针对毛文龙的皮岛,前者战力强大,这一次的出兵蒙古也有从这只部队中抽调,反正漠南靠近宁锦,要是回援速度会很快,所以倒也不怕。

但毛文龙这边却是根本就没有调动过,毛文龙虽然战力不强,但却总是能给后金造成极为危险的影响,所以这边放置了一只在后金看来战力远远高过毛文龙的机动部队,而这只机动部队,就是这名甲嘞章京的部队。

两军相距并不遥远,不过片刻功夫便在平原上相遇,一边是一只约有四千人的纯骑兵精锐部队,一边则是以步兵为主的两万人大方阵,两边初一看见对方都是吓了一跳,一时间都愣在原地。

“对面是毛文龙的部队?”

甲嘞章京震惊的看着眼前情况,而毛文龙则是愣了一下:

“建奴居然如此给我毛文龙面子,专门为我留了四千骑兵在此!”

两边愣了片刻,还是毛文龙主动发起了进攻,也不能叫进攻,只是让前锋保持作战阵型继续前行,速度虽然没有专门的行军阵型快,但也确实在继续稳步推进,甲嘞章京见了瞬间大怒,他们的部队可没有入关,上一次的大败他们根本没有见识过明军的战力。

在他们看来上次之所以失败,完全是因为明军的设伏与人数优势,此时平原野战,他们还有四千骑兵,怎么看都不会打不过对面明军,在以往的无数次战斗中,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甲嘞章京也不甘示弱,直接挥舞战刀高声吼道:

“镶蓝旗的巴图鲁们,让那些明狗看看到底谁才是当之无愧的勇士,镶蓝旗,进攻!”

被鼓舞的镶蓝旗士兵们跟随着自己的章京长官,一面高吼的提增士气,一面驱使战马开始不断加速,四千铁骑踩踏大地的威势让人不寒而栗,以往的每一次战斗,明军面对这种浩荡的骑兵部队往往都会被惊吓的丢盔弃甲,然后在进行短暂的接敌后开始全面溃败。

这就是这只远离明军日久的骑兵部队脑海中的敌人摸样,虽然现在对面明军阵型严整了很多,装备看上去也精良了许多,可对面居然愚蠢到只有鸟铳手,而没有长枪兵或者刀盾手来辅助,骑兵也是少的可怜,看上去能有一千便已经顶天了。

而且又是平原,怎么看他们都不会输才对,这些镶蓝旗如此设想着眼前的情况,但实际情况却让他们有些疑惑,因为当他们远远的开始恐吓性放箭时,对面的明军居然没有慌乱的开枪还击,而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这让镶蓝旗人有些惊愕,然后接下来的一幕更让他们震惊不已,明军前排士兵突然派出一个三段射击的阵列,而且每一把火枪前面还都加装了一把‘短剑’,此时林立起来仿佛一片刀林,甲嘞章京心里突然一个咯噔,一种极为不好的预感浮现他的心头,曾经那各种关于明军的恐怖传闻突然浮现心头,曾经他们镶蓝旗对此只是呲之以鼻,但是现在却发现至少那些传闻中,某些东西是的确存在的,比如说眼下的这个稳健大阵。

但此时甲嘞章京便是想要反悔也来不及了,完全加速起来的骑兵部队如果想要减速是相当困难且需要足够长的路面的,眼下这种境地这两者都没有,他所带领的镶蓝旗部队,除了一条路冲到死,绝无其他选择。

甲嘞章京只好咬咬牙,再次发出加速的命令,只希望自己冲到明人面前时,能够如同以往的那般摸样,冲的明军直接转身而逃把。

甲嘞章京想着自己的情况,而在他的对面,十多门灵活小炮被推到了前面,在他们身后的火枪手们开始向前举起火枪,将黑洞洞的枪口炮口对准不断靠近的镶蓝旗,等待着前线长官下达开火的命令!

注1:正史上还要过十年左右,满清才会升级到战略进攻的层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